手机小说 > 穿越小说 > 战国荣耀 > 26.天下动 2

26.天下动 2(1 / 1)

魏国,魏王宫,年纪颇大的魏王魏庆此刻正聚精会神的坐在王座上,与大臣商议如何应对楚国林氏自立一事,虽然魏王已经六十余岁了,精力不比以前,可是面对此等大事,年老的魏王强打起精神,“诸位,此次林氏自立,楚国不可避免的陷入动荡之中,诸位有何教我?”

此时站立在魏廷的均是天下英杰与名士,其中当属惠施与公孙衍最为有名,惠施主政魏国,由于魏王年老体弱、精力不济,除非一些大事情,例如如今的牵动天下大势的林氏自立事件,需要魏王的参与与拿最后的注意,其它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大多由惠施处理,此刻魏国能具有抵挡秦国的国力,惠施真可谓功不可没。

另一位就是魏国的战神公孙衍了,其人统军狡如虎,动如兔,击如虎,风格善变且凶狠,与秦将王翦等人攻伐多年,力保魏国不失寸土,真可谓是魏国擎天柱也,若是魏军失了公孙衍就如同无头之蛇,虽然凶狠却无自保之力。

“启禀大王,臣认为林氏自立之事,我大魏恐怕无力参与,若是我军伐楚则需抽调大批军力,那么西侧的秦国必然不会放过此等机会,若是秦国大举入侵,那么我河西之地危矣,恐怕我军还未从楚国得到什么,就已经遭受重创了,若是抽调少许兵力,对于楚国来说不痛不痒,恐怕我们浑水摸鱼的目的也达不到。

所以微臣认为,我大魏不可轻易表态,对于林氏自立之事,我大魏可以不闻、不问、不参与,只需看作后的结果就好,若是诸国伐楚,我们中立两边必然拉拢,我们可以以此为筹码,楚国大败,我们可以乘机取之,若是诸国伐楚不顺,我们亦可稳坐钓鱼台。”丞相惠施飘飘然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紧不慢,有理有据,其实潜意识里还是自己势力不够,难以支撑两面作战,但是事关大魏颜面,岂能说的如此直白,不得不说,惠施口才不错。

为王庆听到后,也是不住的点头,手捋美髯很是认同,“丞相真是老城谋国之言,我大魏西有虎狼之国虎视眈眈,军队不可轻动,公孙将军,你呢?”

默默站立一旁的公孙衍没想到魏王会有此一问,顿时有些愣神,不过毕竟是沙场宿将,没一会儿就反应过来,抱拳行礼道:“大王,丞相所言甚有道理,目前我军应付秦军都有些捉襟见肘,若是此时抽兵伐楚,大魏危矣,同时我魏秦连年战乱,军力已疲惫,末将认为此时我大魏能不战最好。”

公孙衍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魏国国小土富,要不然如何抵挡的住如狼似虎的秦国,若不是魏国具有河西、河东之肥沃的土地,如何可以养军备战,这也是为何秦军一直攻击魏国的原因,秦国地处西陲,除去关中之地还算肥沃之外,其余的都非常贫瘠,这也是秦国为何想要抢夺魏国的原因了,自己没有的只好靠武力夺去了。

魏王庆知道公孙衍说的是实情,可是听到这些还是有些不舒服,不过面对国之柱石,魏王庆这点容人之量还是具备的,若是贬斥公孙衍无异于自毁长城,若是没了公孙衍,谁还能保住魏国的金瓯无缺呢?

赵国,赵王宫,赵王良此时端坐在王位上,扫视这赵国的公卿大臣,缓缓道:“楚国林氏自立,诸卿以为如何?”在赵王虎视鹰目的环视下,众人齐齐的将目光投向了赵奢与李牧二人,此二人掌管赵国的军政大权,任凭自己说的天花乱坠,也比不上人家的一句话,谁让人家有权有势呢。

高坐王位的赵王良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隐隐有些怒气升腾,我才是赵国的王者,你们都等着赵奢与李牧二人发话是什么意思,你们眼中还有我这个大王吗?已经十五岁的赵王良早已有了自己的主见,不愿再做二人的傀儡,可是看到众人的反应又有些无奈。

掌管政事的赵奢是王族成员,是赵王良的亲叔叔,作为辅政大臣凭借自己高贵的血脉,压了李牧一头,作为赵国头号实权人物,赵奢当仁不让的挺身而出,略微行了一礼表示自己的眼中还有他这个赵王,就自顾自的说出了心中的想法,赵奢虽然作为一个权臣,可是完全没有取代赵良的心思,只是单纯的认为此时的赵王良还没有能力支撑起赵国而已。

所以此时的赵奢自顾自的处理着赵国的一切,当他心中觉得赵王良有能力担当起赵国的重任时,就会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可是赵奢虽然有着不错的治国能力,可是政治上却是一个小白,完完全全的按自己的心意去预料未来的一切,哎。

“大王,微臣认为,我大赵现如今的头号大敌是北部边境的匈奴、鲜卑等蛮子,此时楚国大乱,不出意料的话,齐国必定会出兵干预,此时南部霸主楚国虽然遭受林氏自立的乱局,但是楚国仍有大军五十余万,其实力不容小觑,齐国出兵不过是削弱楚国,确保自己的大国地位而已。

齐国若是出兵,其目的也不是消灭楚国,而作为中原第一强国的齐国与楚国的交战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结束的,这是没有了齐国的掣肘,我们完全可以北却匈奴蛮子,保证赵国北部边境的安全,这是我赵国的北部精锐就可抽调出来,参与中原争霸了。

那时候,凭借我大赵的精锐骑兵,齐国也要退避三分,所以微臣认为,我们不但不参与楚国之事,还要极力的促使齐国出兵,为我赵国未来的北击匈奴创造机会。”

赵奢缓缓的道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赵奢以及绝大部分赵国人心中,要不是北部匈奴蛮子的侵扰,使赵国大部分精锐兵力集中在北境,并且极大的消耗着赵国的国力,此刻天下六国之中谁会是赵国敌手,楚齐?呵呵。

赵王良虽然不喜欢赵奢,却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有道理,每次赵国出兵中原的时候,其余诸国就会遣使到匈奴处,教唆匈奴蛮子出兵,袭扰北地,使赵国首尾难顾,总是南下与东出失利,匈奴已经成为赵国的一个毒瘤,不剜除,赵国难以一统天下。

看着朝下众人均是点头附议赵奢的小人姿态,赵王良心中莫名的起了一阵火,懒得计较这些,将目光转向大将军李牧,和蔼可亲的问道:“大将军有何见教?”

在赵王良心中,赵奢若是没有李牧的制约,恐怕此刻的赵国就未必是赵王良的赵国了,所以赵王良对于李牧十分的亲热与尊重,极尽拉拢与关怀。

一身剽悍之气的李牧,为人刚强,终于赵国,这也是先王为何让李牧辅助赵王良的原因,“大王,末将不懂这些弯弯绕,不过末将觉得,若是我们能趁此机会,击败匈奴蛮子,安定北地,那么我大赵儿郎尽可兵锋南指,谁敢争锋?”

李牧仅仅言简意赅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那莽撞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七窍玲珑心,把自己至于莽夫的地位,一来可以避免赵奢的排挤,二来还可以避免赵王的猜忌,谁让自己手中尽是赵国的军权呢。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