汆籴,下了入冬后的第三场雪,快到小年了,小斌听下面同事说石砭沟有一位姓孙的孤寡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就想送些粮油给他。其他人都忙着写年终总结,去石砭沟路太远,还没修过去,他只有把车开到山底去一农户家,请他们帮忙背过去。那农户找来背篓,站在院子里看见马常新在路上往回走,就叫住了他让他帮忙,顺路还年轻有力气。
小斌见马常新大概三十四五岁,穿着呢子大衣,里面还套着西装,精神面貌一看是闯过世面的人。不知是否愿意帮忙,常新一听是看望孙大爷的,这是顺手人情,就分担着背一些。
小斌连忙说谢谢,走了一段路累得气喘吁吁,就靠在山坡歇肩。常新见他斯斯文文的,不像干体力活的人,这么点就扛不住了。反正是下雪天,走着路,聊着天,身体也暖和。小斌问他今年的收成如何,他说主粮和往年差不多,就是秋季雨水太多,各种豆子烂掉不少。这话题一开头,他就像开闸泄洪似的,一发不可收拾的开始议论起当今的政策来。
说上头之前一会让老百姓种,不像农村人。小斌问她也认识那位老人吗,云霞说她家住在山顶,石砭沟的人要从院子下面过,所以全认识。那么,可以推测,他不是这附近的人,小斌说确实不是。
常新赶紧解释说小斌是县城里派来的大官,小斌说自己不是什么官,就是下乡学习的普通职员。云霞说她也从未听过有什么大官还亲自爬山给孤寡老人送东西的,还是冰天雪地的。小斌有些不好意思,说因为年关了,大家都忙,其实都牵挂着老百姓的,老百姓吃饱穿暖他们才算能安心过年。
“我知道,您就代表党和政府,这政策一年比一年好,老百姓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以前,我们这里没有电,我写作业的时候没煤油灯,就在月光下面写,要么就是烧枞树桄子。您知道那东西吗,跟腊肉似的,红艳艳的,烧起来发出很大亮光。”小斌说不知道,云霞走前面,他走中间,小心翼翼地往下挪步。
“那你为什么白天不写?”这些乡下苦生活,对于小斌来说反而充满了新奇和幻想。父亲已调到安康了,对于他来汆籴他心有不舍,但也赞成。胜丽当初离开是有原因的,他不想让她哪天回来时产生失望,因为只有家乡才是她的根。
“放学回来要打猪草,做家务。”云霞想起在汆籴的日子,母亲忙得脚不沾地,这些杂活能帮就得帮些。小斌为这么勤劳的姑娘高兴,不管身在何处,只要有一颗向上乐观的心,生活总会充满阳光。
一眼一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