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小说 > 从1987开始 > 第2181章 丽飞速度

第2181章 丽飞速度(1 / 2)

向应北说道:“小易总准备多长时间量产?”

世界上还没有量产的锂离子电池,他准备一年完成量产,数字电话和程控交换机可都有成熟的产品。

有成熟的产品也不一定是好事。

研发时还要避开一些公司的专利技术。

否则将引起一些麻烦。

2000门以下的小型数字程控机倒是简单。

万运本来就生产这种产品。

飞来电子公司收购了万运,产品当然了属于飞来电子公司。

改了商标,在内地通过验收就可以销售。

但从易飞的态度来看,绝不是这么简单。

易飞说道:“数字电话那东西没有技术可言,仨俩月也就可以生产了,小型数字程控交换机,我想在万运的基础上,在六月份拄出新的型号,我们的目标是高容量的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明年这时候出万门程控交换机吧。”

这是他和赵丽丽商量好的。

程控交换机这块,易飞实在是不了解。

当年覃玉铃也没有教他这个。

两人一致认为,要做就是尽快。

华夏交换机市场被外国人称为“上帝留下的最后蛋糕”。

那就尽快把这块蛋糕抢过来。

万运有生产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经验,完成这个目标应该不难。

用小型程控机打开农村市场。

大型程控机和国外公司在城市一较高下。

程控交换机可是现在为数不多的百亿市场。

能让外国人少赚走一分是一分。

向应北咽了口唾沫,“小易总,时间有点紧吧?万运公司有开发能力的也不过十多个人,万门程控交换机还是很有技术难度的,对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极高,如果是2000门的小型机那就有一定的把握,半年时间推出新的型号也有可能。”

他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丽飞速度。

一年时间,研发出来万门程控交换机。

易飞可真敢想啊。

万运不是没尝试过,可总有问题解决不了。

陈总又不太关心。

所以研发万门以上数字程控交换机一直停留在纸面上。

赵丽丽微笑道:“是有一些技术难度,这些难度都由我来解决,向总只所要按部就班的把那玩意搞出来,我和易飞商量好了,把陈武文、李余新、周安、聂继成、刘勇浩在内的差不多二十人调到该项目组,加上原万运的十多个人,三十多个人一年时间怎么着也都能搞出来了,另外以后通讯设备这块就由你负责,经过这个项目,你也要培养一些人,陈武文、周安、李余新他们还要调回来的,咱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弄到这个项目上去,”

早在两个多月前,她和易飞商量要研发程控交换机时。

她就开始规划数字程控交换机的项目。

赵丽丽的初步计划是89年的6月份推出一款2000门的数字程控交换机。

和现在万运的产品可以说有天差地别。

软硬件都进行了重新设计,功能更加强大,稳定性更强。

到年底推出万门程控交换机并且可以扩容。

项目计划书她已经写好。

现在。

她和易飞一样,也把东西都写出来。

然后交给

就像锂离子电池,基本上所有的实验都是许沁宜领着大家完成的。

实验品也是许沁宜领着大家做出来的。

这就像读大学时上的实验课。

实验材料准备好了,实验流程老师也写好了,他们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把实验完成就是,在实验过程中,他们也学到了东西。

就像在锂离电池开发中。

许沁宜提出了一种改进正级涂料的方法。

其实这种方法她是知道的。

是一种几年后才有的技术,本来准备以后再应用的,没想到许沁宜率先提了出来。

可见在研发过程中能大幅提高人的潜能。

等专利申请下来后。

许沁宜可以发表相关的论文。

提高她个人的名声,还可以从公司拿到不菲的奖金。

向应北松了口气,“由赵老师参与,那我就放心了,另外,我希望把张林娜暂时调过来。”

张琳娜别看只是本科毕业。

可她写程序的能力是最强的。

有的人就是这样。

不能简单的看学历。

在某方面有极高的天赋。

就像赵老师,她现在还是临东大学研一的学生,可是向应北相信,她的水平远远超过她的指导老师,她在临大上的居然是材料系的研究生,向应北有一百个理由相信,她真的只是去混个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