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诺清楚的记得,另外一个时空的曼联,在后弗格森时代,每个赛季的跑动距离,几乎都排在英超的中下游,这也是他们的成绩在后弗格森时代一直不尽如人意的关键原因。
连跑动都不积极,你还能期待有啥好的表现
作为一个铁杆曼联球迷,布鲁诺自己给那时候的曼联取了一个绰号:慢黏,球员在场上一个个都是慢吞吞的,一个比一个黏球,不是到了无法带球的时候,大部分球员都是不会传球的。
但是如今这支曼联,在主教练穆里尼奥的要求下,在他这个队长的带领下,最近六个赛季都是英超最能跑的球队,并且跑动数据,比起第二的球队都要高出一大截的!
布鲁诺相信:跑动出奇迹,跑动出机会,跑动出胜利!
………………
连续的逼抢让切尔西的中场接近于失控,若日尼奥和萨乌尔这两个擅长拿球、传球组织的球员遭到了曼联的重点“照顾”,这让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能保住控球权就不错了,根本不要指望他们还能组织进攻。
芒特、哈弗茨和卢卡库在前面根本等不到足球,只能撤回来要球。
但是他们撤回来之后只能是让中场更加拥挤,每个人可以利用的空间小的不能再小,到处都是人,这反而方便了曼联的围抢。
而对芒特这种身体灵活,能突破的球员,曼联采用的是在远离危险区域的犯规和围抢相结合的战术,能够抢就抢下来,抢不下来就直接犯规。
因为远离危险区域,所以就算犯规也不会吃牌。
这么一来,切尔西的中场变成了一锅粥。
图赫尔意识到如果继续这么下去的话,自己球队的中场就完蛋了,于是他果断作出了换人。
尽管比赛才刚刚开始了二十分钟,他便用科瓦契奇换下了萨乌尔,用一个前腰换下了一个后腰。
在面对曼联的逼抢中,一个后腰的作用几乎完全体现不出来,他只能抢,却不能很好的控球和出球,就无法打破现在这种局面。
而科瓦契奇是一个控球能力和传球能力都很出色的球员,他上场之后,在切尔西的中场就拥有了三个传球组织型球员,切尔西的中场就有了更多的变化和可能,这也是图赫尔用来对付曼联高位逼抢的对策。
………………
“才二十分钟,切尔西就被迫换人了,看样子曼联真的让切尔西很难受啊……穆里尼奥不得已做出了这个决定,萨乌尔可能才刚刚完成热身,就得回来坐冷板凳,确实很可惜。但如果不做出这样的换人,恐怕切尔西的中场会更糟糕。所以这样壮士断腕一样的换人是必要的……”
“逼得切尔西开场二十分钟就换人,充分说明了穆里尼奥的这套战术是正确的。”安迪格雷说道,“不过换上科瓦契奇之后,局面可能会有所改观。曼联要小心这次换人调整。”
科瓦契奇上来之后,切尔西的中场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最起码现在曼联想要让切尔西中场瘫痪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了,因为防守科瓦契奇和防守萨乌尔是不一样的。
不过曼联也没想着光防守,他们这么抢的所有目的都只是为了进球。
在抢的切尔西组织不起有效攻势之后,当然是应该想着怎么攻破他们的球门了。
………………
第三十分钟,科瓦契奇上场十分钟之后,形势的优势方还是曼联,他们的奔跑不仅让他们能够抢下切尔西的球,还能让他们传球顺畅无比。
任何一个中场传球手可能此时此刻都会非常羡慕布鲁诺,因为他根本不用抬头,在他身边到处都是接应他的队友,他只要传球出去,不管往哪边传,一定会被自己的队友们接住。
这和那种拿球观察半天,还要用手推开上来抢球的对方球员,护球护得风中凌乱,结果发现压根儿没有合适的传球对象真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可以传球的对象太多了,也是一种麻烦,因为你不能只是简单的把足球送到自己队友脚下去就可以了,那样的话,往回传球是最保险的。
传球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能够威胁到对方的球门,那么在这么多可供选择的传球目标中找出一个最合适的目标来,那就很考验传球手的能力了。
因为是抢球之后马上就要打反击,并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传球手观察和思考,他们必须马上作出决定,这样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空当和机会。
而这种处理速度对于布鲁诺来说,倒不算是难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