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无损,其实并不准确。
伤亡还是有的,不过是叛军。
做什么事都得要一个名分,我就是以“叛军”的罪名安排给三皇子。
奏书上说:
翻将军曾经偷偷一个人来找杰他们,甚至以自己为质获取信任。
杰他们自然不信,因为鬼门道的存在注定了奎州有些特殊,想要“变”出一个替身很简单。
翻将军的问题是,他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忠心,也没有完全的军队控制权,他的军队——安定军前、左军,都有三皇子安插的人。
并且,三皇子从来不靠近安定军前、左军,翻将军纵使有“擒王”的想法,也没有办法实行。
除了林奕凉的无畏军,其他人是不想与朝廷作对,当然,也有极少数是想要获得“从龙之功”。
杰他们虽然不能相信翻将军,但还是和他合作,因为想要吸引三皇子到前线。
三皇子不是我,他敢坐在后方,前方的将领肯定是接二连三的投降,士气也会降低。
三皇子实行“吾与众将士同在”的做法一直在前线,这也是面对朝廷大军,奎州士卒坚持下来的原因。
为此,杰他们营造了和翻将军打得有来有回的局面。
并让翻将军派人烧掉我军的粮草,他们是真烧啊!
看到这个消息,我的心在滴血。
不过不是烧原本屯在前线的粮食,而是之后求援的两批粮食。
而烧粮食的安定军将领,自然是三皇子的人,他们原本以为会是一个必死的结局,结果自然是大获成功。
但,翻将军并没有为他们请功,反而把功劳隐瞒下来。
那两名“九死一生”的将领自然不愤,悄悄把消息传给三皇子。三皇子来信询问,翻将军也只说互有胜负,并无大功。
这点三皇子自然起疑,以他的手段,自然有办法得到或知道杰他们传回的战报。
杰他们的战报则说势均力敌,但一直请求粮食支援。
这让三皇子敏锐的察觉到一丝“真相”,他认为杰他们确实遭遇的粮草危机,不敢直言于朝廷,所以在战报上欺瞒朝廷,避免被责怪或者处罚。
而翻将军,虽然立下“奇功”,但碍于害怕朝廷以后的清算,选择了隐瞒。
不让三皇子知道,不能乘胜追击打败朝廷。
三皇子相信安插在翻将军帐下的将领,更相信从其他渠道汇聚消息得到的结论。
在三皇子多方确认无误后,决定乘胜追击,让朝廷短时间内没有能力对他动用刀兵。
结果三皇子为了证明自己不输给我,为了展示帝王之姿,果然亲自率领最为忠心的无畏军,希望一举歼灭六万大军。
他的带军出击是可以预料想到的,他需要鼓舞士气,他需要表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