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专业化生产(1 / 2)

第391章专业化生产

既然不用分配向上级争取资金任务,党委班子成员们一致同意启动村村通道路工程建设。

先期要聘请南津县交通局技术人员,勘探各村地理条件,帮助设计道路,接着开展拆迁、征地等工作。

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村村通道路工程建设指挥部,镇长包云峰任主任,副镇长伊惠刚任副主任,村镇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等相关机构负责人任成员,纪检监察办公室,镇人大派员参与工程监督。

李远方严厉地说道:“同志们,村村通道路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能够给农村带来人气、财气,能使农民发财致富。

工程质量一定要放在首位,千万不能把‘村村通’变成‘村村痛’,把好事变成坏事。

村村通道路工程建设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施工标准采用国家及建设行业标准,质量管理实施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抽检、镇政府监督、人大代表和群众监督。

指挥部要组织竣工后的验收,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为两年,要写进建设合同,还要留有尾款,并且研究制定后续的道路养护管理措施。

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的,要给予相关责任人通报批评;

对于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或者贪污挪用建设资金,或者有受贿等行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包云峰受到极大的震动,为主导这项工程的喜悦感消失大半,尽管李远方放权给他来抓这项工程,却动用纪检监察、镇人大代表等力量,参与工程监督,相当于给他套上紧箍圈。

会后,包云峰立即组织召开村村通道路工程建设指挥部会议,商议制定方案,明确工作程序和责任分工,规定了时间节点,要求必须按要求推进工作。

李远方没有参加指挥部会议,也没有对具体操作提出思路。

随着领导职务层次的提升,他的管理方式也发生改变,不可能再亲历而为、面面俱到,必须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施加压力,给予动力,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他让司机于海洋开车,来到南津大马车业有限公司。

在苏家庄参观合作社时,他见到该公司生产的农用运输车,立即产生浓厚的兴趣,打电话向父亲落实,抽空到公司来看看。

公司分两个厂区,旧厂区在南津县城区域,原来生产12马力拖拉机;新厂区在南津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两个大车间,原来生产农用运输车。

不用说工厂的生产设施设备,就两个厂区的土地将来会大幅增值。

因为父亲在原南津县农用运输车制造厂工作的缘故,李远方熟悉工厂在原来那个时空变迁,被一家企业购买后,开发房地产,大大赚了一把。

现在他以500万元抢先拿下这家工厂,那是稳赚不赔,这就是重生者的优势,利用知识金手指,顺应未来发展趋势,想不发财都难。

他向公司投入200万美元,给父亲当作启动资金,没有抱多大希望,想让父亲经营管理,只要不赔钱,有个事业寄托就可以了。

当然,他也为公司设立了“三步走”经营战略,目的是确保企业维持盈利,稳步地向前推进发展,还能锻炼父亲的经营管理能力。

但是,他把企业给父亲管理后,父亲完全抛开“三步走”经营战略规划,与企业管理层协商,并经过市场调研,确立更符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

从生产加工拖拉机、农用运输车零部件做起,很快发展到农用运输车整车生产。

当他进入旧厂区时,发现员工精神面貌发生很大改变,穿着印有“大马车业”标志灰色工作服,看起来很时髦、很有精气神,在车间工作全神贯注,在厂区走路也是行色匆匆。

他们大部分是原南津县农用运输车制造厂职工,经历下岗没有工资的痛苦。

现在,他们重新回到企业上班,并且享受到高于社会平均收入的工资,格外珍惜工作。

在生产车间,李远方看到员工正在生产零部件,看图纸和零件的几何形状,全部是为农用运输车辆配套。

在原来的装配车间,拖拉机装配线已经没有了踪影,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介绍道:

“公司成立后,先生产拖拉机、农用运输车零部件,为别的企业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