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骂我?!”
小温氏气不过,冲上去要打。
却被几个满脸横肉的婆子阻拦住,董嬷嬷见状更是火力全开:
“我怎么不敢骂你了!?我是吃你家米了还是喝你家油了?这庄子,是我家国公夫人辛苦打点的,养活了不知多少人家。为了给你们腾地,夫人又另外掏了多少腰包。你不识趣,不要就还回来!不想干活就想坐着等人伺候,等人喂饭,你做梦去吧!”
二叔母一看这要收回去,赶紧上来打圆场:
“要,要!我们要的!要的!嬷嬷,您辛苦了,天色不早了,您赶紧回吧。这儿我们自己收拾。”
裴世宗也重重的冷哼一声,冲着小温氏骂道:
“你不要我们要!你不干活我们干!总之一句话,不干活的人,就别想有饭吃!你要不愿意就走!我立马签了和离书给你!”
说罢,一提车上自己少得可怜的行李,率先往瓦房里走去了。
二叔一家子见状,赶紧跟上。
董嬷嬷冷嗤一声。
什么玩意儿!
回到国公府复命。
苏璃听董嬷嬷讲完,笑着撇了撇茶沫道:
“董嬷嬷辛苦了。日后,庄子上还要你老人家盯牢一些才好。”
董嬷嬷虽没在侯府待过,但国公夫人和侯府的恩怨她早已门儿清。
也就是国公夫人大度,知道裴家人要回来,还帮着国公爷打理这个打理那个,一点儿都不计较。
但夫人大度,她们这些做下人的却要明白,时刻替主上分忧。
面子给夫人做。
至于里子么,她们就得上了。
这些,李嬷嬷早就已经提点过她了。
董嬷嬷当下应道:
“夫人放心,老奴知道怎么做的。那庄子四周延绵百里全是我们的地盘,无数双眼睛日日夜夜都盯着他们呢!老奴也会时常去逛上一逛,定叫夫人心安。”
苏璃点点头。
三叔母来信,祖母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祖母当初大义灭亲,面对侯府被抄家流放,没有在裴珩面前哭过一回。
如今老了,就算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也不曾开口求过什么。
他们这些做小辈的不能不懂事。
当初和靖王案有关的,先帝后来都轻拿轻放了,齐国公也不过是被贬为庶民而已。按理说来,裴家人流放这么久已经是从重处理了。
李虢登基后,看在裴珩的面子上,几次提起让他们回来,裴珩都拒绝了。
这里面,有裴珩的看透和心冷,也不排除裴珩为自己考虑。
她不能这么自私。
回来了,便好好待着。
给他们一个不大不小的庄子,画地为牢,饿不死就可以了。
唯一的担心就是李稷。
不知道他会怎么面对。
……
秋季,正是丰收的季节。
算起来,裴家人倒是赶上了个好时候回来,庄子上的稻谷、水果全都丰收了。
休息了没几天,全家人不管男女老少就被董嬷嬷赶着下地去了。
“快点割!趁着这几天日头正好,收下来的稻谷刚好翻晒干燥然后入库。”
“你!还有你!干什么呢!”
董嬷嬷站在伞下,举着蒲扇冲地里偷懒的小温氏和顾氏一指。
小温氏头一仰,直挺挺地就往地上的稻草堆里,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