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侄女构想之事,听着还挺美。
但种了几十年地的宋友山对侄女的提议还是有所顾虑。
这不是做吃食,做买卖,这可是种地,一着不慎,很有可能白花力气,赔了本。
他蹙着眉头问道:“旁人种地恨不得种一年,歇上一年,给地力养足了,你这咋还两种同时栽种,可不得将地力给破坏了!”
种不种得出粮倒是其次,这要是将上好的良田变成了中下等田地,那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宋芷看大伯这样,也明白他心中的顾虑。
这世代靠土地吃饭的庄稼人,对土地有着最朴实也最深沉的情感,容不得半点闪失。
宋芷没有说的是,种豆的根茎与落叶烂在地里有稳固地里氮肥作用,而氮肥又是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养料。
她耐心解释道:“大伯您是不是忘了,咱家里沤了许多肥料,您不必担心消耗了地力问题。”
“而且,农书上不是说要是年年只种一种作物,土地里的养分就会越来越单一,时日久了庄稼也长不好。”
宋友山只知道一块中等田,变成良田那可须得好好养护,不但肥料要给的足,确实需要轮作,不能光种植一种作物。
他虽然不知其原理,但见侄女说的信誓旦旦,他有些动摇的问道:“农书上真这般说过?”
我记得上回给大哥的农书上就写过,'豆谷轮作,田亩不衰',想必是有其道理的。
宋友山征询的目光看向儿子,无需多言,宋平会意般的点了点头,“农书上确实有这一句话。”
宋友山见儿子也肯定了此事,于是狠狠心咬牙道:“成,既然书上也这般说,那咱们就试试?”
宋芷颔首,“正好陛下这一次赐了我这么多地,待收拾出来,就用来试种。”
他又看向宋平,“大哥,届时你可帮我记录好播种情况,待到秋收时,我看看产量如何。”
这事儿不必宋芷提及,宋平便有些跃跃欲试。
这要是能开拓新的种植法子,尤其是将苎麻与豆子结合,那岂不是能多收粮食。
一亩地提上个几十斤,十亩地就有几百斤了,可别小看这点子粮食,若是遇到灾荒年,多出来的粮食能够支撑他们度过灾年呢。
周煜在旁也听的心中微动,他十分期待的道:“这想法不错,待秋收后我也来瞧瞧成果,若是好也可与种苎麻的人家普及普及。”
种植上的事情,还是要谨慎,宋芷既然敢这般做,她本身也不靠这几百亩地的收成过活儿。
哪怕是地里颗粒无收,也不会影响她分。
而对于那些就指着几亩薄田地过活的百姓来说,那影响可就大着了。
想了想她还是出言提醒道:“普及一事,还需谨慎,最起码可以先在官田、或是小范围试种过再说。”
“此外,虽说两种作物对土地的肥料要求不高,但该施肥还是要施肥,农家肥、腐熟的肥料、哪种肥料更适合,用量多少,这些都可以先拿出来试验做对比,行成一个规范化流程。”
“如此传授下去,百姓们心中更有底气,官府这边也能更省心些。”
周煜见她说的头头是道,眉眼之间不由漾出笑意,“我回去后,便让人按照你所说,在职田上试种。”
一旁的宋平亦眸光熠熠的看着小妹,他的觉得小妹的提议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