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礼成(1 / 2)

辛夷道一俯身虚扶:“县主请起。“袖中忽地滑出枚铜钱,正落在江颂宜掌心。旁人看来像是赏赐,唯有她识得这是玄门信物。

“殿下这礼?“江颂宜攥紧铜钱抬头,正撞进他含笑的眼眸。那目光与前世教她观星时一般无二,仿佛能穿透轮回。

主位上江姝忽然轻笑:“太子殿下与颂儿倒有缘法。“她指尖摩挲着陈如意方才送的锦囊,“不若请殿下为颂儿加笄?“

满庭哗然。按礼制,及笄礼赞者需是全福之人。而太子年逾弱冠尚未娶亲,更兼体弱多病?

辛夷道一却已起身:“孤幼时随国师学过祝祷之仪。“他接过侍女捧来的玉梳,指尖拂过江颂宜发梢时微微一顿——这触感竟与梦中千百次演练的重合。

礼乐再起,江颂宜跪在蒲团上。玉笄入发的刹那,忽听身后传来极轻的耳语:“坎位生门,寅时三刻。“

她瞳孔骤缩。这正是前世师父教她的第一句口诀!

……

竹影在青砖地上碎成斑驳光点,辛夷道一广袖掠过案几时,鎏金香炉腾起袅袅青烟。江颂宜跪坐在蒲团上,能清晰看见他腰间玉佩垂落的流苏——正是那日山间她亲手编的平安结。

“殿下万安。“她屈膝行礼,裙摆铺开如月下清荷。临川长公主簪尾垂落的东珠晃得人眼花,却不及太子苍白指尖一点朱砂色夺目。

辛夷道一虚扶的手顿在半空。少女发间茉莉香膏的味道与记忆重叠,那日她在太白山别院煎药,鬓角也沾着这样的清香。药炉爆开的火星子溅在她手背,烫出个红印子还傻笑着说不疼。

“嘉庆县主不必多礼。“他收回手拢进袖中,掌心还残留着她腕间温度。

江鼎廉重重咳嗽一声,震得案上酒盏轻颤:“颂宜,这位是?“

“我知道!“江颂宜仰起脸,眼底映着满庭金桂,“师父穿这身比道袍好看多了!“她忽然凑近嗅了嗅,“就是药味太重,回头我给你配个新香囊。“

满座哗然。兵部尚书手中的象牙箸“啪嗒“掉在鲈鱼脍里,溅起的酱汁污了辛夷子固的蟒纹袖口。四皇子盯着太子腰间晃动的平安结,忽然想起上月暗卫禀报——有人在太白山见过太子与女子同游。

“胡闹!“许氏急得扯女儿衣袖,“太子殿下岂是你能?“

“无妨。“辛夷道一截住话头,袖中滑出支桃木簪。簪头雕着歪歪扭扭的并蒂莲,正是江颂宜及笄那年所赠。他指尖抚过莲花瓣上的刻痕:“县主及笄,孤理当备礼。“

江鼎廉盯着那支寒酸木簪,忽然想起女儿闺阁妆匣里成堆的珠翠。最底下那层锦盒里,就供着支相似的木簪,裹着褪色的杏红帕子。

“我要师父做赞者!“江颂宜忽然抓住太子袖摆,云锦料子滑得抓不住,“就像在太白山那样?“

辛夷道一腕间佛珠“咔嗒“轻响。那日山雨欲来,他倚在竹榻上咳血,小姑娘举着铜镜非要他教绾发。青丝绕指柔,他编的同心髻歪歪斜斜,倒被她夸“比宫里嬷嬷梳得俏“。

临川长公主忽然轻笑:“本宫瞧着甚好。“她拔下九鸾衔珠钗插入江颂宜发间,“双赞者也是古礼,就请太子?“

“孤愿意。“辛夷道一截断姑母的话,苍白的脸因激动泛起潮红。他接过礼官捧来的玉梳,指尖触到江颂宜发丝时微微发颤——就像那日她将奄奄一息的他背出火海,滚烫的房梁砸下来,她也是这般发抖却不肯松手。

辛夷子固突然摔了酒盏。碎瓷溅到江玉窈裙角,她望着太子为江颂宜簪发的模样,忽然想起那支被四皇子随手赏给侍妾的累丝金凤簪。面纱下的齿痕渗出血珠,咸腥味漫过舌尖。

“一加发笄,玉汝于成——“

赞礼声里,辛夷道一将桃木簪缓缓插入堕马髻。簪尾垂落的珍珠流苏扫过江颂宜耳垂,她忽然仰头轻笑:“师父的手还是这么凉。“广袖遮掩下,她悄悄将暖手炉塞进他掌心。

江鼎廉望着交叠的衣袖,忽然觉得喉头发苦。女儿及笄这般重要的日子,他这做父亲的竟插不上手。更可恨那病秧子太子指腹还沾着女儿发间香膏,白玉似的耳垂泛起可疑的红晕。

仪式终了时,辛夷道一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帕子上绽开点点红梅,惊得临川长公主起身要唤太医。江颂宜却变戏法似的摸出个青瓷瓶:“含两粒枇杷膏便好,我特意加了川贝。“

辛夷子固盯着那瓷瓶上熟悉的缠枝纹,突然想起暗卫曾报江颂宜每月初七都会往城郊送药。他捏碎手中核桃,果壳扎进掌心也浑然不觉——原来那些药,都进了太子的口!

铜雀衔珠的香炉青烟袅袅,江颂宜垂眸盯着青砖缝隙,耳畔传来辛夷道一清冽如泉的嗓音:“可。“她猛地抬头,发间步摇撞出清脆声响,眼底碎芒如星。

【成了!】【待礼成便去东宫堵人!】【这次定要师父教我奇门遁甲!】

主位上江老夫人手中佛珠顿住,苍老眼眸扫过太子苍白面色。永定侯与许氏交换眼色,俱是惊疑——这位深居简出的东宫之主,竟真应了这般逾矩之请。

礼官拖着长调:“请——赞——者——“

辛夷道一玄色广袖拂过金丝楠木案几,腰间青铜罗盘忽地嗡嗡作响。他行至庭中接过玉梳时,观礼席骤然炸开低语。

“太子簪发?““永定侯府好大的脸面!““听说这位连除夕宫宴都告病?“

西侧廊柱后,江玉窈掐断半枝牡丹。花汁染红指尖,倒像是溅了血:“她怎配?“话未说完,忽见四皇子辛夷子固阴沉着脸起身,玄色蟒纹袍角扫过她裙摆。

此刻辛夷子固胸腔犹如塞了团炭火。他盯着太子执梳的修长手指,突然想起上月钦天监的密报——“太白昼见,主东宫易位“。可眼前这病秧子,分明还活得好端端的!

“殿下。“幕僚姚哲附耳低语,“永定侯府怕是已倒向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