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阿斗穿越以来,最担心之事便是怕宿命无法更改,倒时看至亲之眷一个个离世而去,自己却无能为力。
幸得,父亲得听自己的心声。
更幸得,父亲十分相信自己的话。
他有种感觉,和刘备的关系既是父子,又是朋友,还是理想路上相互扶持的知己。
父亲做出了积极的应对。
保住了两个姐姐,使娘亲也突破了原本的寿元,如今仍然健康安泰。
阿斗为此而感到宽慰与振奋。
刘备也颔首感慨:“为父自江陵而归亦往见刘琦公子。其常往拜张仲景,专研养生之术。虽非身强体健之貌,然并无沉疴宿疾缠身。想来公子命运与前世亦有不同啊!”
阿斗颔首道:“正是,父亲。想前世吾父子未竟匡扶汉室、还于旧都之业,今岁或可遂此宏愿。”
“是啊,愿天遂人愿!”
刘备抚掌叹罢,又问:“对了,还有一件所为何事?”
“父亲,这第二件,乃是你迎娶孙权小妹,香香小母。”
“哎,为父知晓。今生汝两位娘亲俱在,为父恐与香香小姐无缘。为父问你乃是第三件事。”
阿斗言道:“庐江郡的雷绪、陈兰、梅成等地方势力起兵反叛。最终,陈兰、梅成被曹军斩杀,雷绪率士卒及家属共计五万余人,来我荆州投靠父亲。父亲亲往夏口接待。”
“哦?”刘备一怔。
五万人马,有兵有民,亦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雷绪?”
“他们的叛乱发生在曹营境地,若能接应,或可减少损失。”
刘备点点头:“我亦听闻此人,于曹操所占的庐江之地局势动荡,可若投奔,向南投奔江东更为有利,何故舍近求远?”
“其实雷绪落难之时,江东有派兵相助,然而雷绪还是绕远来投父亲。”
“若如此,当提早派人接应……”
刘备沉思了片刻:“便让翼德与士元携兵前去汉阳接应。”
阿斗想了想:“父亲,还是问问相父吧。”
“嗯……”
刘备沉思道:“也好,我等所谋之事难免有疏,若付与军师,必能计出万全。”
“那是最好。”
刘备与阿斗言完,欲寻诸葛亮言及此事。
可偏在这时,上庸有讯传来,乃是蒯越亲笔信。
他分析了赵云归上庸时于汉中所见所闻,整理归纳后,命人传给了刘备。
并言:“主公,今凉州局危,马腾已死。张鲁必引军南下,与刘璋战于三巴之地。届时,无论益州抑或汉中,皆成空虚之境。此乃千载难逢、谋取汉中益州之良机,万不可失!”
刘备读信,知马腾已死,心中悲戚不已。
为其设灵戴素,以祭好友之情。
然若按蒯越之计,此绝佳之机,又有趁人之危之嫌。
他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和诸葛亮探讨一番,再做决议。
诸葛亮看了蒯越之信,呵呵一笑。
“军师,为何发笑?”
诸葛亮暂收笑容,缓言说道:“主公啊,此时若派兵西进,汉中西川只可夺一地,两家虽有血仇,必暂罢干戈,共为主公之敌。况且,于主公名声不利。亮不建议主公如此也!”
闻听此言,刘备心中大安。
他亦不想按蒯越之计,只怕军师也如此说,让他别无选择。
如今,诸葛亮说不建议这么,那正好应刘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