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子向立即会意。
在鸟笼的东南侧,原本平行排列的两根栖木正在发生微妙的位置变化——上方的栖木在缓慢远离下方的栖木,而西北侧的栖木间距却在逐渐缩小。
“不,不是栖木在变,栖木是参照物,应该说整个鸟笼在微微朝着断裂笼条的方向倾斜!”
但是于白好似全然没有察觉,还在观察着四周。
“他那边感觉不到吗?”有人小声问道。
席子向摇头:“从内部视角看,参照物都在同步移动。就像坐在匀速行驶的列车里,很难察觉车在动。”
话音刚落,画面里的于白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
他突然抬头看向头顶的栖木,目光追随着其中一根正在缓慢移动的栖木。
那根栖木的运动轨迹与之前有了微妙的不同——它不再垂直升降,而是带上了些许横向的位移。
思考了一下,他再次将老虎钳伸向另一根深黑色笼条。
剪断第二根深黑色笼条时,场外所有人都配合着于白的动作,帮忙观察场上的倾斜角度。
“又倾斜了,”一个观察员指着刚刚东南角的那两根栖木,“间距比刚才又扩大了至少两厘米…”
西北侧的栖木此刻已经几乎贴在一起,而东南侧的间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
黑水表面泛起细密的波纹,缓缓向东南方向流动。
“也就是说,倾斜的方向会随着剪断笼条的方向而去,并且剪断的笼条越多,倾斜的角度会累积……?”
于白此刻下意识用手背擦了一下额角。
这个简单的动作让观察员们注意到——他抬手时手臂摆动的轨迹比刚才要更偏向右侧。
这个细微的肢体变化说明,他的身体已经本能地在适应空间的倾斜。
不过很快,于白就反应过来了,他原本为了保持平衡,刚刚一直屈膝,右手握钳,而左手抓着栖木边缘以固定身体。
而此时,他突然松开了握住栖木的左手。
这个危险的举动让观察室再次安静下来。
只见于白的身体随着栖木的倾斜开始缓缓滑动,裤腿与粗糙的栖木表面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他疯了吗?!”有人差点跳起来。
“等等,他在测试。”
眼见着于白的身体已经微微滑落到栖木边缘。
就在即将坠落的瞬间,他的右手突然发力,五指如钩般扣住栖木表面的凹痕,硬生生止住了下滑的趋势。
本来以为于白只是想通过滑动来观察自己是否处于倾斜状态,没想到接下来于白做了一个更令人心惊的动作——整个人向后仰倒,仅用单手悬挂在栖木上。
这个姿势让他能够清晰地看到头顶所有栖木的排列变化。
既然侧写师在这个杀意空间内会“坠落”,那就说明这里的空间依然存在着“重力”的规则!
“他在用身体当铅垂线!”
果然,于白的身体在空中轻微摆动,他在利用自己的身体来当做倾斜角度的标准!
随后他腹肌收紧,轻松重新攀上栖木时,他的眼神比刚刚更加清明了一点。
于白调整了一下呼吸,深黑色的笼条测试完毕,接下来就该测试其他颜色的了。
他转向距离他最近的一根灰褐色笼条,那根笼条的表面布满蛛网般的裂纹,但整体结构看起来比那些深黑色的要完整得多。
他又换了一根安全栖木靠近,心里默默计算着距离。
当来到目标位置时,他先用虎钳轻轻敲击笼条表面——铛铛的金属回声清脆而扎实,与之前深黑色笼条沉闷的声响截然不同。
于白将老虎钳卡在裂纹最密集的位置,钳口缓缓收紧。
这一次,他施加的力道明显比之前要小——仿佛在小心翼翼地确认什么。
咔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