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大明的战船(1 / 2)

看到了圣旨,朱寿相信,一切都是真的。

朱元璋真的同意了,他们出海这一做法,朱寿把朱允熥带到江边,来到他们的水师的营地内。

大明肯定是有水师的,当年和陈友谅打的鄱阳湖水战,用的正是大明水师,现在自然也保留下来了,只不过大明立国那么多年,水师的实力,肯定不如以前争霸天下的厉害。

走进军营后,朱寿下令,让水师士兵全部集合。

“在这里,一共有五千三百人。”

“我除了负责漕运,还负责部分水师营地,这里有我们大明,最精锐的水师士兵。”

“传令下去,所有户籍地在沿海,出过海、有水战经验的士兵,先出列。”

朱寿一声令下,随后带上朱允熥坐在旁边,等待

马上还有人,撑起了挡阳的伞,送来了茶水和糕点。

这些都是朱寿的安排。

朱允熥随意坐下,吹着江边的风,还有冷的感觉,让他们把挡阳的伞全部撤走,慢悠悠道:“除了士兵,还要有船,舳舻侯还有多少船?”

“八艘福船,”

“乘员六十四人,水手九人,士兵五十五人,两桅三层,可装载火铳、火炮,还有床弩,这是我们最好用的战船。”

“另外还有商船三艘,和外面常见的商船没有区别,能出海航运。”

“苍山船九艘,车轮舸三艘。”

“还有最后,也是最大的一艘船,名为赶缯船,有二十四个船舱,载重一千五百石,能配备水手三十人,水兵八十人,可以用作战船,也可以运输重型物资。”

朱寿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现在船只的情况。

朱允熥通过朱寿的描述,大概清楚福船是明军水师,最主要的战船。

赶缯船,差不多是福船的加大版。

至于苍山船和车轮舸等太小了,不适合出海,唯有福船和赶缯船可以。

朱允熥的关注点,首先放在赶缯船上,这是目前最大的船,但是和郑和下西洋的宝船相比,差距还是很大,远不如那个宝船。

大明的船业,也得进一步发展才行。

“回去再问一问郑和。”

朱允熥心里想着:“我不知道,宝船具体是怎么样的,也不清楚现在的郑和,有没有能力制造宝船,不过可以先让他感受一下赶缯船。”

“舳舻侯。”

朱允熥的思绪回归,暂时不去想造船的问题,又道:“福船乘员六十四人,是只能有六十四人上船?”

“当然不是!”

朱寿解释道:“这六十四人,只是必要的人员,五十五个士兵,是在船上可以完全施展,能进行战斗的士兵,但在需要撞击敌船后攻占敌船,这五十五人远不够,我们一般在船舱内,还有其他兵力。”

这样解释,朱允熥懂了。

对于战船的情况,了解得差不多。

“我们现在需要用的,是商船和福船,赶缯船太大了,目标太明显,暂时用不上。”

“你们有没有,大明附近沿海的海上地图?”

“皇爷爷的意思,不仅是让我们出海贸易,还需要我们打击倭寇,比如收拾了方国珍他们那些逃出去的旧部,再把来自倭国的倭寇给灭了。”

“没有海上地图,我们很难判断,他们藏身何处。”

“也不方便,出海航行。”

朱允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