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愿意留在这里,或许我可以向上峰汇报,让你去见一见你在南京的未婚妻。”
竹石清投其所好地说道。
德川楠低下的头幽幽抬了起来,眼里闪烁着一丝光亮,有些迟疑地问道:“真的吗?”
“前提是。”竹石清补充道,“你要留在这里,配合我们,配合我国。”
德川楠犹豫了。
和国内明目张胆提出反战纲领的日共(已解散)的左派群体不一样的是,德川楠事实上属于一个有相近观念的知识分子。
他并不希望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平只是他心目中朴素的憧憬,而竹石清的这番言论,似乎是有些让他悖逆自己祖国的意思。
“阁下如何称呼?”德川楠问道。
“竹石清。”
“竹石清...”德川楠笑了笑,叹道,“像个日本名字,我在东京大学上学时,我的恩师便叫竹内恭平,他也是反战的代表人之一。”
竹石清只是笑笑,从烟盒里磕出一支烟,德川楠识趣地接过,于阳从旁边递上了火,咔嚓一声,烟雾缭绕。
“你考虑的怎么样?”
德川楠皱着脸,应道:“竹先生,我为日本给你们的国家带来这么沉重的灾难而感到遗憾,但我作为日本的子民,不能在这里去对抗日本的军队。”
竹石清沉吟半晌,叼着烟在营部门口转了数圈,一口口烟吐了出来,他知道想要一下子掌握这个日本人是不现实的。
真要是特别容易,那竹石清反而要怀疑这人是不是日谍了...
许久过后,竹石清回过头来,朝德川楠伸出手。
德川楠愣了一秒,面带微笑地握了上来。
“如若日本有半数以上德川你这样认识的国民,中日两国的关系不会发展到如今这个样子。”竹石清说道,“我不会强求你,另外,我会向上峰申请,让你去见一见南京你的未婚妻。同时,今日被带回来的那些学生,我会安全送还。”
面对竹石清这泼天的福报,德川楠惊讶了,内心生出一股暖意,他更加笃定了自己的认识:中国人绝非凶恶之徒,这是个文明之邦。
和未婚妻在日本读书时的点点滴滴映入脑海,德川楠眼含泪水地点点头,鞠躬道:“阿里嘎多!竹先生!”
“你先回去吧。”
“多谢。”德川楠临走时又道了一声谢。
德川楠离开之后,营部回归平静。
于阳皱着眉问道:“营长,好不容易带回来,就这么简单放咯?”
竹石清笑笑:“那些人,留着也没用。”
言罢,竹石清抄起桌子边的电话,抓起话筒,悬在空中,思索片刻,随后右手摇了几圈:“请帮我接嘉定。”
几秒后。
“这里是司令部,我是罗卓英。”
竹石清赶紧立正,他原以为会是副官接电话:“罗副司令好!我是预备营竹石清,有紧急情况向陈诚司令汇报。”
“又是你小子。”罗卓英叨叨了一句,“等着。”
又过了几秒。
陈诚快步走进指挥部,接过电话:“竹石清,什么情况?”
“司令,石清向您请示如何处置擒获的日军战地记者团。”
陈诚一听,抽出椅子坐下,说道:“电文我还没来得及看,你直接跟我说是什么样的战地记者团?”
竹石清回道:“一个由日本大学生组成的新闻队,其主要目的就是宣传战争,动员征兵。日军方面很重视这个记者团,学生代表已经我们抓到了林家宅,更关键的是,这其中有一个日本学生,是日本左翼人士,手中掌握着大量的战争事实,其未婚妻是在南京教书。”
“你什么看法?”
陈诚轻轻敲着桌子问道。
竹石清停顿片刻,继续道:“依在下之见,证据类物件,整理归档,日本学生,留下学生代表,其余进行释放。另外,那个反战的日本人名叫德川楠,希望能去南京见未婚妻。”
陈诚摸着下巴,寻思了一番,他能感觉到,竹石清有自己心中的打算,但作为集团军总指挥的他,此刻重心仍在军事方面,于是他说道:
“石清,前两条我同意,具体的审讯可以交给戴处长那边,只是,为一个日本的左翼学生,要特地安排去南京,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竹石清解释道:“司令,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日本师团投入到了中国战场,战争除了打战术战略,我认为士气也是其中一部分,如若能发挥好舆论的力量,对于我们正面作战,也会有不小的增益。”
“但我没有人手抽调给你。”陈诚犹豫片刻后说,“也没有精力放在这件事上,如果你愿意做,我可以让特务处配合你,但是,战区给你们预备营下达的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
“保证完成任务,司令。”竹石清锵锵道。
“月浦。”陈诚提醒道,“还有三天时间,我军情报已经查明,敌人有大举南下的迹象,你不可轻视啊。”
竹石清隔着电话点头:“如若炸不掉鬼子的供给仓库,我竹石清甘愿上军事法庭!”
“好,我等你的好消息!”
....
电话结束,竹石清缓缓落座,继续研究关于月浦的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