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修真小说 > 民国:烽火1937 > 第264章 坚守一天,可获全胜!(二合一,谢谢大家的月票!!)

第264章 坚守一天,可获全胜!(二合一,谢谢大家的月票!!)(1 / 2)

当远在顿悟寺的藤田进得知大场陷入危局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

前线各处的讯息才涌入暂一军军部。

这个夜晚,下的不是暴雨,而是弹雨,各条战线都在作战。

大冢幸二整理好各线战报后,快步进入指挥部,逐一汇报道:

“将军,目前已经掌握的消息,荻州师团,正面受到税警总团、第一军胡宗南部的猛烈攻击,战线保持在塘北宅,但右翼的大宅被支那军突破,此刻,13师团正在向走马塘一线收缩。”

“另外,吉住良辅中将的师团指挥部受到大宅方向教导总队的攻击,由于缺乏补给,兵力过于分散,现指挥部已经向匡家岭方向转移,大场以西防线交由13师团镇守,吉住将军将在走马塘沿岸重新集合第9师团。”

藤田进听后只是敲了敲自己的脑壳子:“怎会打成如此局面...”

大冢幸二则没那么淡定,匆匆进言道:“将军,大宅失守,补给线断绝,三个师团都在敌人的包夹之中,蒋介石胃口不小,我们要早做打算啊!”

藤田进缓缓起身,负手叹道:“大场战役打到今天,重藤支队,酒井支队,101师团都已经精疲力尽,没想到沪太线上的中国军队如此顽强。”

“但他们亦是强弩之末!”大冢幸二接话道,“将军,教导总队、税警总团、桂军,这些都是蒋介石现有的能战之力,屯集于此,不正是为了和我军打一场决战?近几天,11师团在吴淞江湾一带击溃支那军两个军,16师团风头更盛,连取川沙、南汇、洋泾镇等地,如今兵锋直指上海之侧...”

“你的意思是...”藤田进摸了摸下巴,“蒋介石故意拿着自己的嫡系和我们在这里死磕?”

藤田进有些不能理解,中路和右路都快被打穿了,而中方领袖却非拉着将近十万人在这么个小地方绞肉,至少,从军事的角度上他不能理解,但既然话到了这里,他也就有了主意。

“既然蒋介石这么想打,那就好好陪他打。”藤田进咬了咬牙,一拳砸到木桌之上,“给我接松井司令官。”

“哈依——”

随后,藤田进向松井石根讲述了大场正面的军情,这和松井石根近来看到的现象不谋而合,俩人磋商近一个小时,最终决定力求全胜。

何为全胜?

一、占领上海及其周边城镇。

二、于沪太线歼灭蒋军之主力,挫伤国民政府抗敌决心。

基于此,松井石根连夜下令,命令位于川沙的16师团向西进攻,直扑SH市区,同时,命令位于江湾的第11师团山室宗武中将之第10旅团南下猛攻闸北,进逼苏州河。

同时,命令11师团之22旅团,分为两部,一路由江湾向庙行进发,增援大场战场,另一路过浮桥,溯河至蕴藻浜以西,携着藤田进作反攻部署。

为迅速解决淞沪会战,松井石根还将迟迟没有投入使用的武器沿公路运往顿悟寺,陈家行地区。

这个武器的名字叫“特二十四榴”。

得到如此大支持的藤田进一扫前夜的阴霾,而在蕴藻浜西岸,第3师团还坐拥野炮兵第3联队、辎重兵第3联队,工兵第3联队,以及军部特设之宫本支队,兵力约为正常旅团的三分之二。

而22旅团抵达顿悟寺大约需要半日的时间,仅一通电话,蕴藻浜之西就纠集起近乎一个师团的兵力,虎视着整个大场。

....

一夜搏杀下,中方的阵线也相应产生了变化。

竹石清引兵返归大宅,所打通的缺口由第一军第一师李铁军所部巩固,并在大场以西设置了前哨阵地,和正面13师团之103旅团形成对峙。

大宅西南方向,更靠近蕴藻浜水畔的桥头宅,则由第一军李文的78师盛羽丰进行镇守,以防止日军袭击大宅,恢复补给线。

桥头宅与大宅一前一后,堵在蕴藻浜的宽大浮桥正面,形成掎角之势。

第9师团收拢阵型,以18旅团警戒匡家岭一线,第6旅团则拱卫走马塘,迎击白崇禧的桂军,同时,吉住良辅命令工兵、骑兵第9联队,负责走马塘沿线的工事修建,并以第7联队,继续驻守庙行,等候11师团的增援。

桂军继续负责大场以东和走马塘方向的进攻,税警总团则负责进攻走马塘的上游,威逼大场第3师团的侧翼。

而最重要的教导总队,按桂永清的部署,13日上午,二旅进攻匡家岭,配合桂军进击走马塘,三旅则调头奔袭庙行,以控制匡家岭的北线通道。

可以说,13日拂晓之前,双方都完成了基于此时战况的下一步作战计划的制定,而中国军队此时最大的优势,就是还牢牢攥着日军补给线,只要能拖上一天乃至一昼夜,大场附近这一坨近四万的鬼子就无可嚣张了。

(中日双方部署概念图)

...

十一月十三日早上八时。

天空中依然堆叠着厚重的云层,但雨势已歇,天光也亮了不少,轻风缓缓拂过这片土地,中国军队正蓄势待发。

“团长他什么时候来?”

三营众人起得也早,打通了南北走廊后,78师师长经授意也是将给养送到了大宅,因此三营成为了教导队中第一个喝上粥的部队,说这话的时候,竹石清已经喝到第四碗了。

对面咕噜咕噜的周绍辉来不及擦拭嘴边的残渣,把脑袋摇了摇:“不知道,估计中午来吧,电话不是说了么,想来咱这蹭口饭吃。”

“魏胖子!再来两个饼!”

门口,姜勇冲着外头嚷嚷着。

竹石清看了眼表,将碗缓缓搁下,冲李鸣宇说道:“老李啊,晚些辛苦你跑一趟了,这几车粮食,秀灵山一波,北杨村一波,黄登村一波,早去早回。”

李鸣宇点了点头:“放心吧营长,弟兄们忙活着呢,都转载好了我就出发。”

“啧啧。”于彦君叹了口气道,“估计给那帮弟兄都给饿懵逼了!”

“能不懵逼么?”周绍辉撇撇嘴,“连桂长官和邱长官都饿肚子,这打仗啊,一旦缺粮少弹,那结局基本也就这样了...”

“说的对!”

竹石清冲周绍辉笑道,又扭头看向众人,“你们要记住,打仗,打的就是补给!所以,咱现在站的位置,就是鬼子的补给线,哥几个赶紧吃完了去前面督促工事去!”

“是是是,这就去。”

几人对视一眼,咕咕地喝完手里的粥,披着衣服挨个出门去,营部里只留下周绍辉于阳。

“差不多要开始了。”

周绍辉俯首看了眼表,已经八点十五,“石清,你觉得一天之内,能解决战斗吗?”

“难说。”竹石清晃了晃脑袋,抽出椅子开始画草图,“小鬼子虽然被围,但兵力在那,单兵素质在那,想要一口气吞下几万鬼子,没那么容易,最好的办法,也是缓。”

“困死他们?”

“不错,控制了补给线,缓兵之计永远是上策,正面硬攻,逼得日军背水一战,徒增伤亡的同时,还有可能吃败仗。”

“那桂长官他们还...”周绍辉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

“因为上海等不起了。”

地图上,竹石清的铅笔顺着京沪铁路比划到了上海,嘴里喃喃道,“这几天打下来,日军高层必然意识得到,中国军队的主力都在沪西,其他地方必然空虚,也正好给他们进军的机会,所以,大场战役宜快不宜慢。”

谈话间,八时二十分已到。

来自中国军队的总攻,开始了。

第一师师长李铁军率部开始猛攻大场外线的103旅团,第一军主力则沿田间小路,对大场以南发起进攻。

秀灵山的二旅在彭克定的指挥下,迅速下山,朝匡家岭方向急袭,18旅团迅速组织防御,双方绞杀在一起。

黄登村方向,李昌龄率三旅向庙行日军第7联队发起进攻,同时,税警总团和桂军一部向正面的第3师团进攻,另一部桂军则开始进攻走马塘。

战斗一触即发,分割开来的战场上枪炮齐鸣,滚滚厮杀声震天动地,排山倒海的气势下,迅速压制了正面日军的火力。

“营长,军情通报,彭克定旅长的一团已经克复匡家岭以西的两个村子,日军大多收缩回主阵地。”于阳攥起电文说道,“另外,税警总团和第一军也已经肃清大场以南的外线据点,正在向日军纵深处进攻。”

“好。”竹石清听完点了点头,将已知信息在地图上用红色铅笔标出,“桂军那边什么情况?”

于阳摇摇头:“桂军那边暂时还没有消息。”

“用那种武器打攻坚确实受罪...”

竹石清无奈地抹了把脸,苦笑道。

“打的好热闹啊...”周绍辉像是眼馋了,“怎么偏偏咱这什么捞不着,干脆把咱们也拉前线上去,和这伙鬼子干一场,也尝尝这围歼的快乐。”

嗡——嗡——嗡——

话音未落,轰鸣声传入指挥部内,竹石清抬眸看向那个四方的天空,日军的侦察机和轰炸机已经重新起飞,在大场的上空掠过。

随后,无数的白色降落伞开始迎风飘向大场镇内,每一个降落伞下,都绑着一个巨大的物资箱。

竹石清和周绍辉快步走出,看到这一幕,不禁眉头一皱:“看来想要吃掉这伙鬼子,当真没有那么容易...”

“要是继续下雨就好了。”周绍辉抱肩无奈道。

“绍辉,你去告诉于阳,让他找东西把炮兵阵地掩藏起来,小鬼子的飞机又上天了!”竹石清厉声命令道。

....

彭浦指挥部内。

率先递上老蒋办公桌的不是突破日军阵地的捷报。

法肯豪森捎着两张电文递给老蒋,面露难色。

“将军,怎么了?”

老蒋见状,赶紧起身,试探性问道,“是前线的战况不顺利?”

法肯豪森一字一顿道:“蒋,如果短时间不能结束这场战役,我建议军队撤出战斗。”

老蒋一怔,拿过电文看了看。

两张电文分别对应着日军两个师团的动向,一则为16师团抵至黄浦江,即将跨江而击,另一则是11师团自江湾南下,已对闸北、虹口等地阵地发起攻击。

霎时,老蒋明白了法肯豪森的意思,说白了,要是一直被拖在这里,家要被偷了!

老蒋的眉头微微皱了皱,吸了口气,又缓缓呼出,慢悠悠别过身子,看向自己背后的双方态势图,心中一股激动之情又涌现心头:“多好的局势啊...但凡给我们一周,哦不,即便是三天,我们也能取得不小的战果啊...”

“蒋,决策不能优柔寡断。”法肯豪森抽出椅子坐下,深邃的眼睛盯着老蒋,作为军事顾问,同样也作为教导总队的缔造者,他对这支部队有着别样的感情,“中国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典故,我们不能犯这个错误,我们所看到的大好局面,是聚集了所有精锐而得来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老蒋点头道,“但是,此时收手,未免太可惜了不是吗?你告诉88师,坚守市区,绝不可后退一步,只要守住两天,待我们收拾好眼下的局面,立刻回师援救上海!”

法肯豪森见状,也不再劝,幽幽离开,走时叹了口气,其实他很想明说,明确告诉老蒋,日军反制包围的办法有很多,而眼前的日军并没有丧失战斗力,拿下他们,当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直到中午,各路传回战报。

各路皆有一定的进展,但都效果不明显,日军抱团之后,中国军队需要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推进,经常和日军形成拉锯战,各处要塞反复争夺,尤其是走马塘一线,桂军48军和第6旅团一上午交战十五次,但均被日军打退。

所谓围师必阙,穷寇莫追正印证了这个道理,明知没有退路的日军在这个上午爆发出了惊人的抵抗力,就拿庙行来说,第7联队居然还对李昌龄的三旅发起了一轮反冲锋!导致李昌龄本人差点死在流弹下。

“这样的战报,你们自己满意吗!?”

长桌边上,老蒋怒气冲天,涨红脸扫视底下的一众军官,白崇禧和廖磊几人都不说话,过了许久,还是太子胡宗南亲自开口道:

“校长,日军如今盘踞在大场、走马塘、匡家岭一线,虽被我军围困,但依然保有一定的防御纵深,早上的时候,日军的战机还向大场进行了五次物资空投,并向我军进攻路线实施轰炸,进攻这才显得缓慢。”

“空投那也只是小规模!”老蒋眯了眯眼道,“健生,寿山,你们务必转达下去,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各部队一定要尽全力进攻!”

“是!”

白崇禧赶紧站起,和胡宗南一齐应道。

下午,战火又起,各部队按原部署继续进攻。

大庙路上,日军黄皮敞篷军卡一连五辆整整齐齐停靠在秀灵山畔,只是车前盖上插着的膏药旗此时已经被替换成了青天白日旗。

李鸣宇坐在副驾驶上,右手搭在窗侧,看着秀灵山上环绕着的雾气,三连的战士刚给二旅送完物资,正踉踉跄跄地往山下跑。

跟着他们下来的,还有二旅副旅长纪旭,他率先跑到卡车边上,笑嘻嘻地给李鸣宇递上一根烟:

“李连长,辛苦了!”

“长官,这都是应该的。”李鸣宇憨厚地笑笑,“你们不够,就差人去大宅,我让人再来给你们送!”

“太客气了,太客气了——”

纪旭笑得心花怒放,待到战士们都上车之后,他拍了拍车门,同李鸣宇告别。

李鸣宇嘿嘿一笑,随着车又往北杨去,去完北杨又去黄登村,兜兜转转送了一圈才准备返回大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