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这名考生能够按部就班,脚踏实地的往上迈进,那日后前途远大是可想而知。
高官厚禄,乃至于位极人臣,都在等待着他。
当然了,以这名考生在策论当中所做的回答,可以看出他的政治觉悟,以及处理事情的手段手法和理念,都相当老练和精妙。
真不像是个二十岁不到的小年轻,反倒像是在官场这潭浑水中,拼搏混迹了几十年的老油条。
只要王辰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距离,他在策论中的回答不会相差太远,那温大雅可以他这么多年的官场经历做担保,此人绝对飞黄腾达,名扬天下。
所以身为礼部尚书的温大雅,决定保持一下和王辰之间的香火情,好歹留个情面。
虽说他自己身为六部尚书之一,已经非常牛逼了。
但奈何温大雅年事已高,干不了几年就要退休了,总得为自己两个弟弟,还有家中的后辈留个门路。
这也是官场常态之一,属于朝中的处世哲学。
……
满怀激动地读完了王辰试卷上的那篇文章之后,李世民又相当有兴趣的,把前面的策论诗歌等内容都细细的读了一遍。
这让不知道内情的其他官员都暗暗感到称奇。
虽说此时已经是用过晚饭之后,陛下也没什么太多的事情要处理,但寻常天子在这个点也还是有点忙碌的。
今天陛下居然愿意破格多留下一些时间,在这把这名考生的所有内容都读一遍,看来已经是在心里给予了重托。
等到看完了所有内容之后,李世民强忍住,把王辰写的那首诗给抄写下来的想法。
然后佯装淡定的说道:“这份考卷朕看完了,堪称完美,没有任何遗憾的地方。”
“诸位爱卿,今年科举考生的考卷当中,可还有什么能与这份考卷相提并论的存在?”
“不求和这份一样尽善尽美,只要在策论和文章方面,有一项表现的突出,便可以拿出来给朕看看。”
在李世民到来之前,这些臣子都是已经研究过了今年的考卷的,也知道哪些好哪些不好。
所以长孙无忌和温大雅各自翻出了一张试卷。
“回禀陛下,除了王辰的完美答卷之外,也就只有这两份试卷有些突出之处了,一个是策论做的不错,一个是文章写的有些新意。”
李世民点了点头,立马接过来细细端详了一番。
虽然他的主要目的是来看一看王兄弟的试卷,但他的本职好歹也是天子,也是需要关心正事的。
既然有着相应的人才,那也不妨看一看。
只可惜,李世民读了没几分钟之后,就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
还是有些差距,这两份试卷,所以说在各自擅长的方面已经做得不错了,但对比王兄弟的高深功底,还是差了不止一筹。
所以在看了几分钟之后,李世民就已经没什么兴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