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就妥了吗?”
“这些人的高昂学费一交,还愁请不到名师,买不到典籍,付不起衣食住行的费用?”
其实王辰给出的这个发展建议,看似是在给读书人便利,给勋贵大开方便之门,而打压那些有钱人。
然而事实上,这个方案对于社会各界的有钱人来说,才是真正的天大恩惠。
相比于任何渠道都找不着,这些有钱人更愿意撒钱,换一条晋升之阶。
这隐约之间也能折射出大唐的现状。
勋贵自然是无需多言,那是社会的最顶层,也是上流。
而有钱人,但是没有贵族身份,没什么根基底蕴,只能称之为中流。
身处中流的自然是想尽一切办法,花钱买地位,努力和上流之间相互结交,把自己装扮成上流。
既没有钱又没有身份的,那就是靠读书。
读书改变命运,自从有科举制以来,这句话从来都是金科玉律。
即便是已经没有了科举制的现代社会,这句话同样适用。
倘若没有科举制,失去了这个仅仅靠读书就能把社会地位提升的渠道,那对于下层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不能靠读书改变阶级地位的话,那可能三代五代,乃至世世代代,直到碰上朝代更迭之前,都只能是最底层的人。
相较于有钱,朝代更迭,生而富贵等等而言,读书已经是最简单的一件事情了。
有钱的人少之又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但是能把书读好的人,比例却相对来说不少。
至于碰上朝代更迭,或者生而富贵,一般人还是洗洗睡吧。
所以宣扬读书无用论的言论,可以说是其心可诛。
读书真正的作用,就在于这是一种普遍适用性,能够给予中下层百姓翻身机会的登天梯。
有些人秉承着“不读书也能找到好工作”的标语,大肆宣扬读书无用论,这种人是最坏的。
妄想把登天梯给拆掉,让中下层一直是中下层,阶级固化。
……
总之这个国子监的设想,代表的就是社会各阶层,努力向上爬的一个表现。
要么有权,生而富贵。
要么有钱,用钱买来地位。
要么你会读书,有本事,自己博来地位。
除此之外,等着天上掉馅饼吧。
……
客厅中沉默了将近有一分钟左右,而后虞世南才慢慢的有了反应。
他抬起头来,眼眸深邃的看了一眼自己这个老弟,这个前后见过两次,但却令自己深有结交之心的小老弟。
天纵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