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了解一些内幕消息,王辰好像就是被任命为尚书省的官员。”
人群中顿时热闹了起来,王辰这个名字,一下成为众人嘴上讨论的话题。
人家和他们是同一批参加科举考试的人,结果在短短数日时间,名字都能够出现在皇榜上了。
如此一对比之下,就显得他们这些个人有些差距太大了。
众人嘈杂了好一阵子,直到负责念皇榜的人,再三高声呼喊众人安静下来,场面才重新平稳。
“皇榜上面还说了,根据王辰和虞侍郎所上奏的内容,重新开办国子监,并且提供三个进入国子监学习的渠道。”
“朝中四品官以上的近亲子弟,可以直接获得推举资格,进入国子监学习,名额为当年国子监招收学生人数的一成。”
“第二种渠道,就是缴纳一定数额的入学费用,以及自行承担宿舍、用餐等方面,名额为当年国子监招收学生人数的两成。”
说到这里,人群中有不少人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说到第一种朝中四品以上官员的近亲子弟之时,众人都没什么反应,因为会聚集在皇榜底下的,都是没有高官背景的子弟。
而且国子监这样的大唐最高学府,要是没有权贵子弟,那才显得有些奇怪吧。
但是等说到缴纳一定数额的学费都能够入学之时,有不少家境颇为富裕,只是苦于学业不是太优秀的富家子弟,就感觉机会来了。
学习成绩不好没关系,家里总归有些钱,要是能够买到入学的资格,那可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结识一两个朝中有高官背景的权贵子弟,给自己谋点福利,那岂不是美哉?
不过这些个人也不傻,明确说了限制数量,为一年度招生总额的两成,而权贵子弟一年更是只有一成人数。
毫无疑问这种名额那就是需要争抢的,钱少了估计都够不上,要是家里只是小富小贵的,那还是老老实实读书去吧,不用想着这个路子。
尽管如此,也有不少学生已经露出了极度振奋的神情,准备等到听完皇榜的全部内容之后,就回家去找自家长辈商量一番。
也顾不得了起来。
“最后一种方式为考核入学,时间定在每年科举考试结束后的第十天,考核优异者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名额占据总人数的七成。”
“除此之外,所有在国子监学习的学子,倘若当年表现优异,可选取一定量的人数,予以免除当年的学费以及食宿费用。”
这最后一条念出来,在场所有人当即沸腾了。
居然还有考试入学的机会,而且人数占据七成的比例,这简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相对于背景和财富来说,努力学习,才是在场九成九以上的人所拥有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