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国子监学习的一年,把这当做是休闲娱乐交朋友的好场所,那的确是心旷神怡,但也意味着明年大概率会考的比今年更差。
血淋淋的事实摆在所有人面前,让他们不得不直视。
先前原本还有些小声议论的国子监广场上,此刻是鸦雀无声,肃静无比。
不论是权贵子弟,寒门士子,还是富家公子,一双双眼睛都直勾勾的盯着王辰。
如此直截了当的话,甚至让边上的虞世南,以及国子监众位官员,都觉得有些心灵震撼。
在场上冷静了将近半分钟之后,王辰才背负双手,在高台上略微走动了几步。
“我知道,你们所有人,都为我刚才所说的话而感到有些心中不适。”
“但是让我颇有一些感到欣慰的地方是,我在你们绝大多数人眼中,看到的是对未来的希望和渴求,看到的是对明年科举考试的信心。”
“你们对自己有信心,我作为国子监主簿,那我就对你们有信心。”
“对所有愿意学习愿意刻苦努力的人,国子监上上下下,不论是上到虞祭酒,还是下到我这个小小的主簿,都对你们秉承着欢迎之至的态度。”
“所有的国子监博士、助教、先生,都将会不遗余力的传授给你们知识,只要你们愿意学,而不是将宝贵的知识弃之一旁。”
王辰对于高台上演讲的气场把握,的的确确拥有很高的水平,不论是起承转合,还是其他的各种情绪波动,他都拿捏的相当到位。
在他这么一番话下,大家的情绪又重新被调动了起来,各自充满了希冀的目光。
面对着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王辰还是感到非常满意的。
这些家伙是自己推动更改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也是受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批人。
王辰当然希望这些人当中,通过科举考试走入官场的成分比例更大一些,这样自己将来影响大唐朝廷的实力就更广阔。
“很高兴,你们几乎都是来认真学习的,对此我也不会讲的太多。”
“毕竟愿意听的人,刚刚已经听进去了,不乐意听的人,我讲到明天上午他们也听不进去。”
“在这最后,我就送在场的所有人两句诗,希望诸君以之共勉,勿失勿忘来国子监学习之初心。”
王辰话音刚落,全场顿时一片哗然。
所有人露出了十分激动的神情。
好家伙,王辰的诗句,那可是大唐赫赫有名的。
不论是在科举答卷上写的,还是长安游街之时写的那首“春风得意马蹄疾”,都征服了所有人。
这样的大唐顶尖诗歌高手,会写出什么样的新作,众位学子为之深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