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修真小说 > 大唐:我摊牌了,我是皇帝 > 第486章 老师教诲,我等谨记在心

第486章 老师教诲,我等谨记在心(2 / 2)

王辰说完这句话,朝着台下所有人弯腰行了个礼,然后才满面笑容的准备从高台的另一侧下去。

然而王辰没有预料到的是,台下所有学生居然动作出奇一致的,整齐划一的给王辰躬身行了个郑重的礼节。

“多谢先生今日之教诲,我等必定谨记在心,不负老师今日之教导!”

似乎是有人提前就已经串联好了,准备了完全一模一样的台词。

所有国子监的学生,不论是寒门子弟,又或者是权贵子弟乃至于富家子,此时此刻做出的动作都是一模一样的。

对王辰行大礼,以老师相称。

这样的场景,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很高的待遇了。

倘若王辰是一位国子监的博士,六七十岁,拥有很高的学术背景,那学生给他这样的礼节就属于非常正常的。

又或者学生们在国子监官署的主导之下,给王辰行了个礼,那也能够想得通。

但问题现在王辰只是一个尚且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并不是什么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仅仅只是和这大部分学生年龄相差无几的同辈人。

甚至就在前不久,大家还同时间参加了首届大唐科举考试。

然而现在就是这样的同辈中人,居然能够让所有的学生心甘情愿,心服口服的称呼为老师、先生,并且弯腰躬身行弟子之礼。

如此情形,就足以证明很多东西。

王辰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渊博的知识,长远开阔的眼界,以及给广大学子们演讲时真挚的情感,征服了国子监上下所有人。

与此同时,国子监的那些官员们,也都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眼前发生的这个场景。

好家伙,这位王主簿也太过牛逼了吧。

要是不知情的,还以为这里站的是什么,天下闻名德高望重的鸿儒硕学。

而且甭说国子监,换了任何一个朝廷的人物,估计都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

唐朝的儒生继承的是汉代儒学的传统儒家理念,拥有文人风骨和气节,都是一群真正的书生文人,还远没有到变质的时候。

即便权力再大,势力再大,也无法让所有的文人学子为之折腰,这就是文人风骨自有其体现。

也唯独让这些学子俱皆所佩服的人,才能够有这般完全统一的场景。

所以这些文人是指真心实意的动作,才能够让人感到震撼。

即便是身为国子监忌酒,在天下文化人当中有一定地位和知名度的虞世南,此刻心中也是感觉有些羡慕。

自己什么时候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待遇,那可就真是美滋滋了。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身为一个诗歌文章,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相当深厚功底的纯正文人,虞世南当然也希望自己可以受到天下士子的崇拜。

只可惜自己暂时是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了,不过自己王兄弟能够一步而登上如此崇高的声望地位。在虞世南想来也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