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重生1983年 > 第76章 卓灵1号

第76章 卓灵1号(2 / 2)

苏晚晴轻抚腹部,眉头微蹙:\"西度,医疗设备门槛太高,我们连机械臂都没有...\"

\"所以只是探索。\"卓西度拍拍妻子的手,\"先从最简单的送病历车做起。对了,光刻机公司能支援几个电机专家吗?\"

会议在务实的气氛中结束。等众人离开后,苏晚晴拉住丈夫:\"西度,这次你出奇地谨慎。\"

卓西度望着窗外黄浦江上的货轮:\"晚晴,我查过资料,美国波士顿动力花了八年才让机器人学会开门。我们这'铁盒子'...\"他踢了踢机器人的轮子,\"离科幻电影还差十万八千里。但正是这样不起眼的小步快跑,才不会引起Ib、英特尔那些巨头的注意。\"

一周后,日本机器人专家山本健一造访时,\"卓灵1号\"正在演示搬运纸箱。当山本故意在路径上放置障碍物时,机器人卡住了——它无法识别这种非标准物体。

\"非常...基础但实用的设计。\"山本用生硬的中文评价,眼镜后的眼睛却闪烁着精光,\"卓先生对机器人有兴趣?\"

\"只是工厂自动化的一部分。\"卓西度轻描淡写地回答,\"比起贵国的ASIo,我们这就像儿童玩具。\"

山本离开后,安保人员在他坐过的椅子上发现了一个微型录音设备。当晚的紧急会议上,卓西度下令将核心团队转移到深圳新设立的\"自动化设备研发中心\"。

\"记住,所有论文发表必须经过三重审核。\"卓西度敲着桌子,\"对外统一口径:我们只是在改进工厂物流设备。\"

1998年5月,当苏晚晴的孕肚已经明显隆起时,\"卓灵2号\"在深圳诞生了——这次装上了最简单的两轴机械臂,能完成拾取标准尺寸纸箱的任务。演示现场,卓西度却盯着机器人卡顿的关节皱眉。

\"精度不够。\"他对张明远说,\"我们需要更好的伺服电机。\"

\"国内买不到,日本纳博特斯克垄断了...\"

\"那就自己造。\"卓西度斩钉截铁,\"从今天起,每年拨2000万美元专门研究精密电机。记住,对外说是为了改善Vcd机芯性能。\"

当晚,卓西度在书房翻阅机器人资料时,四岁的卓然摇摇晃晃走进来,好奇地摸着桌上的机器人模型。

\"爸爸,它会陪我玩吗?\"

卓西度抱起儿子:\"现在还不行。但等它学会给你拿玩具的时候...\"他望向窗外的星空,\"可能就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了。\"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的一份内部备忘录中,首次提到了\"关注中国卓氏集团的自动化设备研发\",但结论处写着:\"目前技术等级不足为虑,建议保持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