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1 / 1)

一、

冬季是属于后金政权的,这几乎成为了一个常识。因此,当努尔哈赤得知水师右营在占据金州之后,竟然重修城池,一直到了冬天封冻之后也没有撤离,他便下达了攻击金州城的命令。鉴于皇太极对于旅顺的攻击两次都无果而终,所以这一次他走马换将,派出了四大贝勒之首——和硕贝勒代善率领8000人马,前来攻打金州。

代善虽然不及皇太极英武果决,但是从他年轻时的用兵来看,其实也不算差,并不是犹豫不决、贻误战机的将领;在政治上也绝非白痴,如果说他和皇太极有什么差距的话,恐怕就是缺乏读书识字的见识和对功名的汲汲进取之心。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努尔哈赤时代,皇太极受到的斥责远远多于代善,他那锐利绝决的性格和卓尔不群的能力对于努尔哈赤的统治都是一种威胁;而在皇太极时代,代善虽屡受打击,但是却还能有一个善终,比起那些个被皇太极迫害致死的兄弟,也算一个并不完美、却多少可以接受的结果。

水师右营的战术特点,后金的高级贵族们早就研究过,就是乌龟铁桶阵,依靠火器的优势逐次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连进攻金州城那样的战斗,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居然都不进行战术进攻,而是打算围着城建一个乌龟防线来困死你,生生把一个战略攻势变成战术守势。

王进贤这么做不是没有原因的。从攻和守的效率比较来看,守是一种能够在作战中能够更好的保全自己、达到不可战胜的形态。从历史诸多战例来看,比如张巡守睢阳、朱文正守洪都、南宋四川合州钓鱼城保卫战,都体现了良好的防守可以抵消敌人在很多方面的优势。《孙子兵法》有云“守则有余,攻则不足。”防御能够消耗更少的资源,达到更大的效果。“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攻的优势在于掌握战场主动,能够在各个方向、选择时机、采取各种手段打击敌人。在作战之时,防守和攻击的费效比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攻击方在更大的范围内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即使在战斗范围内失败,也有盘桓的余地;但是对于防守方而言,一旦失败,往往意味着彻底失去战场的主动权,变成任人宰割的鱼肉。因此,虽然在作战的时候防守方能够有很好的费效比,但是一旦防御失败却往往会付出比攻击方更大更惨痛的代价。

因此,面对无论在战略上采取攻势还是守势、在战术上一律采取守势的水师右营,让后金如狼似虎的军队陷入了不知如何下口的困境。后金政权的人力资源和作战物资都非常有限,而且作为军事奴隶主政权,这几乎是倾全国之力凑集的。其经济体系是如此之脆弱,以至于后金根本不敢和水师右营拼消耗。后金的作战并不是仅仅依靠蛮勇,而是非常讲求战略战术。所以,后金政权根本不可能砸锅卖铁、破釜沉舟、倾尽全力来和水师右营死磕,况且眼下是后金政权非常困难的时期,更不可能忍受过大的代价。代善的作战主动性远远不如皇太极,因此他的办法就是——困——困死留守在金州城的水师右营。而这也是受到父汗默许的。既然做了进行长期围困的打算,就不可能带过多的人马,否则路途漫漫的后勤供应也能把后金政权给拖死。

终努尔哈赤一生,他从没有进行过长期的围困作战,没有进行过长期低烈度消耗作战。他像一条隐藏在草丛中的毒蛇,默默的把所有痛苦、委屈、心酸都深深的埋在心底,审慎而冷静的观察局势,一旦时机成熟,他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咬住敌人,痛下杀手。在同大明的作战中,其劫掠的目的非常明显,很少去打没有油水的硬仗。在熊廷弼在辽东掌舵的日子里,努尔哈赤试探性的骚扰过几次后,发现没有机会,就此偃旗息鼓达一年之久。足见他深知自身的不足,不愿意进行持久性、消耗性作战。这种作战风格和战略直到皇太极即位以后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一次,他能够同意皇太极等人的劝说,派代善以长期围困的方式攻打金州,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登莱镇开辟了辽东半岛的第二战场,而且步步为营、步步紧逼,这种嚣张的气焰必须加以打击,否则其不断的逼近,将严重威胁并动摇自己在辽沈核心地区的统治,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而言都将是心腹大患。

第二,水师右营善于严密的防守,但是必须依靠充分的后勤保障。金州虽然滨海,但是并不直接靠海。到了冬天海河封冻,明军就失去了水上后勤的供给的优势。缺乏稳固的后勤保障,水师右营将最终陷入同金军进行肉搏作战的境地。同明军进行陆上肉搏作战,努尔哈赤并不担心。围困在战术上有很大战胜的可能性。

第三,水师右营在金州的巨大库存对于努尔哈赤而言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

代善所面对的金州城已经不是年初英古尔岱丢弃的金州城了,水师右营对金州城进行了全面的修葺和改造,整个城池坚固异常、焕然一新。在城池的四周都新建了弧形的凸出炮台,连面向沼泽地的一面都没有放过。最让代善吃惊的是,从金州的南门伸展出了一条宽达2丈多的道路,道路上完全用水泥铺砌,平坦的犹如平静的水面,笔直的伸向旅顺的方向。

然而,这还不是仅有的会让他吃惊事情。更让他吃惊的事情发生在他指挥手下筑营之际,从金州城那遥远的炮台上竟然发射出炮火,呼啸着直扑他正在筑建的营地,其中一枚炮弹就在自己身边不远处飞过,所过之处,一片糜烂。

“明军火炮居然可以打到距城2里多远的地方!”这让代善感到异常震惊,他又一次见识到了水师右营的匪夷所思。他匆忙传达命令将正在修建的围困营寨移到距城3里远的地方,这样营寨就构筑在了南大河之南,以及北大河之北,使得攻击金州城池又平白添了一层困难——渡河。

三、

虽然是代善的战略意图是对金州城进行围困,但是在战术上不能一味的死困。一方面,既然明军敢于死守金州,肯定做了充分的准备,储备了充足的物资。而到了春天,明军又可以依靠水路得到补充,依靠死困完全达不到目的。另一方面,长期维系8000人在金州后勤,绝对是要了后金的老命,代善作为后金的高级贵族,对此当然心知肚明。所以,最好还是通过不断消耗明军弹药的方式,尽快拿下金州城。因此,刚刚构筑完营寨,休息了一晚,代善就排兵部将,列开阵势,做出一副要一举拿下金州城的姿态,并派出部队远远的虚张声势,做出一副进攻的姿态。

过去的明军,经常打光弹药、吃败仗的原因,在于早放。后金军只要在射程外耀武扬威的走上一圈,明军就会忙不迭的放炮,生怕敌人离自己太近了。这种源自恐惧的早放,实际上毫无效果。一旦明军的炮火施放完毕,后金军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逗引明军浪费弹药,使其弹药消耗殆尽,再行进攻;一是趁着明军重新装填弹药的空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强行攻击,抵消明军在装备上的优势。

可是这一招对水师右营完全不起作用。水师右营训练有素,首先人不紧张,不会手忙脚乱的早放;其次,经过训练,指挥官和炮手对于距离的判断驾轻就熟,不会发生敌人还在射程之外就发射的情况;第三,纪律严格,上峰不说发炮就绝不会擅自发炮。因此,代善想不出血就消耗水师右营的弹药是根本不可能的。

四、

比起皇太极鬼灵精怪、花样百出的进攻,代善的进攻就简单粗暴的多。代善见到勾引不能奏效,金州城上一片沉寂,只好派出作战部队进入火炮射程。他分别在金州城南、东、北三个方向上派出攻击部队,勾引到守城官兵的的一阵炮火齐鸣后,丢下几个死伤人员后立即撤退,几支部队轮番上阵,如此反复,目的就是要消耗守军的弹药,意图非常明显。

留守在金州城的是水师右营的3000水师陆战队步兵,由霍世刚统率。为了准备这次作战,王进贤在金州也下了很大本钱——除了重新修葺城池,还对金州城的内部结构做了调整。他知道后金的作战意图就是驱逐明军在辽东的存在,即使攻下金州或者旅顺,也不会派大队人马盘据,这已经为历史所多次证明过了的,并没有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金州城的作战意志。他知道受制于孱弱的后勤,后金根本无力对金州城进行不计成本的大规模进攻。因此,后金的战术只可能有两种:第一种方式,趁我方不备,长途奔袭,利用突然性开展猛烈而短促的突击,一举攻下金州城;另一种方式就是长期围困。因此,除了加强警惕,防备敌人的突袭外,胜负的关键就在于防守一方战备物资有多少,能够撑多长时间。他让人做了详细的计算、推演和模拟,根据结果,将金州城内部改造成了一个带有防御的巨大仓库,储备了足够3000人4个月食用的粮食和大批武器弹药,以及木柴、煤炭、药品等等作战物资,做了充足的准备。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