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1 / 1)

一、

通过天启初年围剿白莲教的经历,王进贤认识到,大明朝以江南为腹心,以京师为主脑,九边为肩臂,其余皆为指爪。而大运河就是大明这个庞然大物的要害,连接腹心和主脑的主动脉,也是这个庞然大物的七寸。自己以山东一隅之地制服住这个庞然大物,就必须要扼住其咽喉,控制其主动脉,迫使其就范。

王进贤早就开始着手建立沿运河的商业网、关系网和谍报网,由黄引恩负责。这一方面有经济上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背靠山东省,在运河沿线建立巩固的势力。运河沿岸,商业极其发达,北起通州,南达杭州,把大明帝国资产阶级最密集的聚集地区都串联了起来。比如山东的临清,完全就是一个因为运河而崛起的城市,在明清两代河运最为发达的时期,其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山东省的首府济南。

黄引恩在运河沿线的活动及成果只是第一步,随着魏忠贤的得势,王进贤需要进一步掌控大运河,并依靠大运河的力量寻求更大范围的支持。一方面要借助大运河向大明最为发达的江南地区渗透,博取江南地区在经济和政治上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借助大运河向大明各种决策的策源地北京渗透,博取各方在思想和政治上的支持。

大运河的控制权,王进贤势在必得!

二、

“王将军,屈指一算,辽东一别已经3年了。3年过去,王将军依旧英气逼人,风采不减当年啊!”童仲揆一脸堆笑,满是献媚之色。他知道,要不是有王进贤上下活动,漕运总兵这么个肥差,说什么也落不到他童仲揆的身上。王进贤不但把他从寒长暑短、贫瘠混乱的辽东给调了出来,而且还给了一个漕运总兵的肥美差事,童仲揆在心底还真是万分感激的。

王进贤在心中暗笑:他要是知道给他这个位子需要他承担的责任,说不定他会宁愿呆在山海关,起码这样不会有杀头的罪过。

王进贤:“童将军也不必客气,举手之劳而已。来来来,见过你的顶头上司——漕运总督——孙昌龄。”

童仲揆急忙上前去打招呼,依旧是一脸献媚之色。孙昌龄可没王进贤这么随和,他脸若冰霜,没有什么表情,就是拱了拱手。

王进贤:“这位是你的老相识了,水师右营前阵把总黄引恩。”

童仲揆收起了献媚的笑脸,攥起拳头一锤锤到黄引恩的肩膀,开心的笑了起来。这些年,黄引恩虽然一直挂在水师右营,但是王进贤一直没让他参与任何的军事训练与行动。以黄引恩长袖善舞的身段、发达的经济头脑,以及在官商两方充沛的人脉关系,让他当兵打仗实在是埋没了人才。因此,王进贤一直让他在经营北运河及辽西一带的商业网络。其中很重要的一段就是通过山海关往蒙古的交易经商通道,这当然这需要利用到在山海关担任总兵的童仲揆的权力。加上黄引恩善于做人,所以二人十分熟稔,相互之间没有什么隔阂,相处比较随意。

三、

对于黄引恩主导经营的辽西商业网,在辽东官场钻营、以谋取便利,在朝廷中非议颇多。相关的弹劾奏章已经几十篇了,但是都被魏忠贤压了下来,王进贤因此并不在意。

让王进贤在意的是在民社内部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在民社内部不乏有人认为与蒙古的商业往来是等同于走私,有资敌的嫌疑。一个有思想的组织,比起没思想的组织更为坚强、团结、有效。不需要各种复杂的条条框框来约束,所以能够降低管理的成本,却往往拥有更大的潜力和能量。但是对于一个有思想的组织来讲,思想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在思想问题上不能取得相对的统一,那么将对组织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因为这样的组织成员都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有独立的思想,很难强迫他们去做和自己认识不一致的事情,必须要在内部取得统一的认识。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