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凤凰鸟传说 > 第142章 柳河惨案

第142章 柳河惨案(2 / 2)

王后问道:“你们发现了什么?”

一旁的刘公公答道:“回王后娘娘的话,是一只虎头鞋,应该是一个孩子的。”

王后说道:“刘公公,拿来给本宫看看。”

刘公公应了声是,然后上前一步,将那只虎头鞋从士兵手里拿过来,然后又轻轻地放在王后的手里。王后用手摩挲了一会,说道:“从这只虎头鞋上来看,这还是个孩子,不过五六岁光景,竟然也被人杀害,真是残忍至极。”

然后王后冲着那名士兵问道:“本宫问你,你们找到这虎头鞋的主人了吗?”

那名士兵说道:“回王后娘娘的话,河面尸骨太多,孩子也很多,至于是哪个孩子的,小的们还没有逐一去检验。”

王后点头说道:“嗯,好,本宫知道了。”

说到这里,王后冲刘公公说道:“刘公公,这虎头鞋,你且先将它收着。关于此案,本宫定要将它查个水落石出,为那些无辜的百姓讨回公道!”

刘公公闻言,立即躬身答道:“是,娘娘。”

说着,刘公公从王后手里接过那只虎头鞋,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在袖中收好。

王后转而又对将军说道:“将军,你且去处理你的军务吧,同时,你拨给刘公公一支小分队,让他带着人去彻查此案。”

刘公公闻言,迟疑片刻,开口说道:“王后娘娘,老臣这就去办,那您先回大帐休息,老臣这边一有消息,就向娘娘禀报。”

王后笑道:“本宫既然出来了,也就不回去了,柳家村毕竟离此不远,本宫去去便回。如今本宫手里有这根拐杖,你再随便派一名士兵跟随本宫就是,其他的无需你们担忧,本宫自有分寸。”

刘公公说道:“可是娘娘,派别人跟随,老臣实在不放心,要不,娘娘先回大帐休息,等老臣查清此案后,再陪王后娘娘微服私访也不迟,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这时一旁的将军接话道:“王后娘娘,末将以为,此案还是由末将安排人去调查,至于刘公公这边,还是留下来陪着您前往柳家村为妥。”

王后闻言,点头说道:“本宫原想着有小凤姑娘相伴便够了,但将军既然这样安排,本宫以为也好,那大家各自散去忙吧,本宫速去速回就是。”

于是众人各自散去,王后娘娘在刘公公的陪伴下继续前往柳家村。走了几步,刘公公停下来,回头看看,见将军已经走远,便回头笑着对王后娘娘说道:“王后娘娘,老臣心里有一个疑问,不知能否……”

王后笑道:“刘公公啊,有什么疑问,你只管问来?何需吞吞吐吐?”

刘公公说道:“是,王后娘娘。娘娘一大早在与老臣闲聊时,就已经构思了拿下柳城的全套方案,方才将军所言竟与您的计策不谋而合,真是让老臣大为惊叹。”

“老臣在赞叹王后娘娘和将军之余,心中也非常好奇,为何娘娘见到将军时,不直接将您的妙计和盘托出,而是把自己的想法隐藏不说,却绕着弯引导将军自己去思索呢?不知娘娘这样做有何深意?”

王后娘娘闻言,笑了,边走边说道:“刘公公,你可曾听闻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古训?”

刘公公点头说道:“老臣以前听娘娘说过,意思是说一个人想弄明白一件事,但经过努力仍然想不通,这时才去开导他。”

王后说道:“是啊,如果一个人遇到问题时,直接给予对方答案,或许能迅速解决问题,但却无法让他真正领略其中的深邃与奥妙。本宫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让将军自己去思索,希望他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方法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这样他才会更好地体会其中的精妙,同时在执行计划之时,也才能更加果断决绝。”

“而且,这样做的好处不止于此。这王者之道,其精髓不仅在于用人,而且更在于培养人。本宫既然再能干,但能力和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本宫的任务就是明确目标,接下来就是选拔任用贤能之士,并悉心培养他们。”

“在这方面,本宫始终坚守一个原则,告知他们本宫的目标,然后放手让他们去施展才华,本宫无需事事亲力亲为,更不要与手下争功。相反,本宫要让他们以得到本宫的赞许和奖赏为至高无上的荣耀。”

“因此,在遇到问题时,本宫也会和大家群策群力,虚心听从大家的意见,给予大家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若他们的想法与本宫不谋而合,本宫自然感到高兴。若他们的想法与本宫的有所偏差,本宫也会和大家一同探讨,比较一下哪个方案更为出色。有时,他们的见解甚至超越了本宫的预期,那本宫也会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那份被认可、被赞同的喜悦与自豪。”

“总而言之,在决策的关键时刻,我们追求的是最优方案,而非个人的固执己见。无论最终采纳的是哪个人的意见,只要它是最符合实际情况、最能解决问题的方案,那么它就是我们的共同选择。”

刘公公听罢王后的一番话,赞叹道:“原来如此,听娘娘一席话,胜过自己苦读十年书。老臣对娘娘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服口服。”

王后闻言,笑了。但很快,王后又收起了脸上的笑意,变得严肃起来。刘公公忙问道:“敢问娘娘,您是否又想起了什么事情,让您又不开心起来了?”

王后说道:“不知怎地,本宫又想起了太子,我的莫儿,现本宫心里最牵挂的也就是他了。太子被困京城,如今又听说他带领的大军投降了敌人,本宫不知此事真假,恨不得马上赶到京城才好。刘公公,你觉得这消息有可能是真的吗?”

刘公公听罢,连忙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回王后娘娘的话,老臣认为这消息绝对不可能是真的。”

王后问道:“哦,那你的理由呢?”

刘公公说道:“太子爷此次带去的人都是经过挑选,对太子爷忠心耿耿之人。即便他们对太子爷被冤枉一事心存不满,有可能会抱怨几句,但他们绝不可能背叛楚国,投降敌人。”

刘公公说到这里,顿了顿,沉思片刻后又继续说道:“王后娘娘,您看有没有可能,这个说法只是柳公公他们故意散播谣言,借此来抹黑王后娘娘和太子爷,混淆视听,动摇军心和民心?”

王后娘娘说道:“当然也不排除这种可能。但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或许是这支大军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借此添油加醋,散播谣言。但本宫实在不明白,好好的一支大军能遇到什么事情呢?”

刘公公想了想,说道:“娘娘,看还有没有这种可能,也就是说,他们突然遭遇了某个紧急情况,自己又孤军深入,最后迫不得已才做出了向敌人投降的决定,但他们内心是不愿意投降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