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科幻小说 > 凤凰鸟传说 > 第155章 太子脱险

第155章 太子脱险(1 / 2)

(续接上回)

然而,新王后却从楚王的怀里挣脱了出来。不过这次,她没有再奔向城墙垛口,而是转身,扑通一下跪倒在了楚王的跟前,磕了三个头。

楚王见自己的爱妃此时已经哭得是梨花带雨,心痛不已,忙伸手要去搀扶新王后,但新王后却依旧跪着,没有起身。她边哭,边向楚王说道:“大王啊,您就成全了臣妾吧,臣妾唯有一死,方能不让大王为难,您就让臣妾去了吧!”

楚王长叹了一口气,说道:“爱妃啊,你这是说哪里话?你想过没有,你要是去了,让本王可如何活啊?没有了你,本王活着也就毫无生趣了。”

新王后说道:“可是大王,如今这局势让臣妾如何还有勇气再活下去啊?倒不如一死了之,大王也好落得个清静。”

楚王疑惑地问道:“爱妃,你这话怎么说?本王好像不明白。”

新王后说道:“大王啊,您是真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正如柳元帅所言,在那个老女人和太子那里,她们母子俩哪里还把大王放在心里?她们和大王之间还有什么夫妻情分、父子情分呢?”

“她们表面敬重大王,可背地里,她们根本就没有把大王当做一回事,甚至把您当做了她们的绊脚石。她们说造反就造反,说起兵就起兵,沿途攻城拔寨,屠戮百姓,蛊惑人心,随意抹黑臣妾和大王,说尽了臣妾和大王的坏话,说大王年迈昏聩,沉迷酒色,说臣妾就是蛊惑大王的人,就是大王身边的狐狸精,她们说这些话时,简直是丧尽天良,毫无顾忌。而大王您这里呢,却还在说什么心怀慈悲,念及旧情,而她们呢,她们却心如铁石,毫不留情。”

“臣妾恐怕大王的优柔寡断,不仅会让臣妾与我们年幼的孩儿死无葬身之地,而且连大王自己也深受其害。臣妾不愿意再与大王一起日日苟且偷生,生活在恐惧与不安的阴影之下,这般的煎熬,实在令人痛不欲生。与其如此,还不如一死了之,来个彻底了断!大王啊,您就成全了臣妾吧,让臣妾不要受那个老女人的折磨和羞辱。”

说罢,新王后再次站起身,向着城墙垛口而去,楚王再次一把拉住新王后,嘴里说道:“罢罢罢,爱妃呀,你且先冷静一下,本王听你的就是。”

新王后闻言,泪眼婆娑的问道:“大王,您此话可当真?”

楚王说道:“本王何时和你说过假话。”

新王后问道:“那大王能狠下心吗?”

楚王说道:“既然他们不仁不义,那也就休怪本王不念旧情了。”

说到这里,楚王冲着城楼下的柳公公吩咐道:“柳元帅听令!”

城楼下的柳公公闻言,连忙应声道:“大王,末将在!”

楚王神色凛然,目光坚定,大声吩咐道:“柳元帅,你即刻派人起草一份文告,昭告天下。太子与子初相互串通,勾结外敌,欲图谋造反,篡位夺权,并割裂疆土,以结敌邦之欢心。”

“太子与子初悖逆天道,有违人伦之举,本王决不饶恕。太子的母亲,即先王后,对太子过于宠溺,此为失教之过。如今更是打着为太子申冤的旗号,竟胆敢带兵入京城,这是造反。本王对此痛心疾首。针对她们罪恶的行径,本王决定大义灭亲,决不姑息,特诏令沿途城池守将接到务必火速前来京城勤王平叛。”

“另外,柳元帅,你身为全国兵马大元帅,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啊,说它犹如泰山般沉重也不为过。你务必全面负责兵马调度,一方面要快速平灭龟缩在断魂山的残敌,另一方面,要组织力量拦截老王后的人马,坚决剿灭叛乱之军,朝纲的威严不容挑战。”

柳公公听完楚王的口头诏令,忙躬身行礼说道:“是,末将谨遵大王诏令,定当奋勇杀敌,迅速平叛,绝不辜负大王和王后娘娘的重托!”

楚王微微点头,然后冲柳公公挥挥手,示意他退到一边。此刻,楚王眼中忽然闪过决绝的光芒,他高声喝道:“卫队长何在?”

一直站立在一旁的卫队长闻言,立即快步上前,拱手行礼道:“大王,末将在此恭候大王诏令!”

楚王神色冷峻,大声说道:“本王命令你,速去将太子和子初从牢中押出,带至城门之下,开刀问斩。而后,派人将二人的人头拿去给那个老女人看,令她速速投降。若她肯迷途知返,本王尚且可以网开一面,看在她一个瞎眼老太婆的份上,饶了她一命。如果她继续执迷不悟,执意举兵入京城,本王定将其抓来治罪枭首,绝不手软!”

卫队长闻言,忙应声答道:“是,末将谨遵大王诏令。”

然后卫队长转身离去。而楚王吩咐完毕后,搀扶着新王后,回到座椅处,二人落座。楚王看着新王梨花带雨的样子,不无怜惜地说道:“爱妃呀,本王刚才一时心软,竟让你受了如此大的委屈,还险些害了你的性命。如今本王已痛下决心,做出决断,对此你可满意?”

新王后听了楚王的话,破涕为笑,娇柔地说道:“大王,您不要怪臣妾心狠,臣妾之所以这么坚持,何曾是为自己考虑?在臣妾的心中,只有大王,只有楚国,只有楚国的千里江山!但愿大王能够明白臣妾的一片苦心,臣妾的心思,除了大王,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

说罢,新王后便顺势依偎在楚王的怀中,脸上终于绽放出欣慰而满足的笑容。

楚王搂着新王后,同时赞叹道:“爱妃啊,你的格局之宽广,情怀之深邃,当今天下无人再能与你相比。本王有你这般贤良淑德之人在身边,实乃本王此生之幸,亦是楚国福祉之所在啊。”

新王后闻言,应声道:“大王懂臣妾、知臣妾,便已是臣妾此生最大的幸福了。”

说罢,新王后将头贴在了楚王的胸膛上。就在这时,忽闻一阵喧闹声传来。众人抬眼望去,太子与子初已被士兵们押到城下,并被要求面对城墙而跪。

这时卫队长走上城楼,对楚王说道:“大王,两位犯人已押至城下,请大王示下,该如何发落他们。”

楚王闻言,俯身往楼下望去,见太子和子初正低着头。楚王厉声喝道:“你们抬起头来?”

太子和子初闻言,连忙抬起了头,见到楚王和新王后正端坐在城楼上。只听楚王问道:“莫儿,你身为楚国太子,可知自己犯了什么罪吗?”

太子朗声答道:“父王,孩儿无罪。孩儿一心为父王,一心为楚国,天地日月可鉴,孩儿曾有半点叛逆之心。父王为何听不进孩儿的申辩?”

楚王闻言,只是哼了一声,并没有搭理太子。接着楚王又把目光转向子初,怒斥道:“子初,本王一直对你信任有加,将你召入朝堂,委以太子先生之重任。本王原指望你能悉心教导太子,让他成人成才。却不曾想,你竟然勾结太子,欲图谋造反。你这先生当地,可真是辜负了本王。估计天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你这样的先生了。怎么样,事到如今,你可知罪?”

子初闻言,冲着城头的楚王磕头行礼,接着说道:“大王,该说的,子初都已说了,子初只差将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掏出来,好让大王瞧个明白。大王问我是否知罪?我的回答就是,我知我心,我心无罪,天地可鉴,日月可表。虽然今日我将含冤而死,但我不恨大王,相反我还要感谢大王,今生能得大王礼遇之恩,有幸成为太子的先生,教出如此才华横溢的弟子,子初已感此生无憾。若有来生,子初仍愿继续为大王鞍前马后地效力,为太子效力,为国家效力。”

楚王“哼”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与冷厉,大声道:“好了,本王听够了,看来你们至死也不会认罪了。既然你们都说自己对本王忠心耿耿,那本王今日就成全你们。”

说罢,他挥了挥手。卫队长会意,连忙冲着城楼下的刀斧手高声喝道:“刀斧手准备!”

站立在太子和子初背后的刀斧手闻令,举起了手里的刀,等着卫队长下最后的行刑命令。然而,就在这时,城楼下忽然刮起一阵狂风,这风来得如此突兀,如此猛烈,瞬间卷起了漫天风沙,将整个城头城下吞噬在一片混沌之中。风沙肆虐,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过,刀斧手们被吹得双眼迷离,他们连忙放下手里的刀,用手去遮掩自己的眼睛。

就在这片混乱与喧嚣之中,太子和子初惊讶地发现,二人的身外竟然奇迹般地出现了一道风墙。这道风墙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将二人包裹在其中,与外界隔绝开来。风墙之内,太子和子初根本感受不到一点风。而在风墙之外,太子和子初可以清晰地听到人们的喊叫声,战马的嘶鸣声。

这是太子第二次目睹风墙。一旁的子初却疑惑不解,嘴里呢喃道:“这,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