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修真小说 > 民国:烽火1937 > 第123章 预备队,不动!【感谢‘saanyi’兄弟10000打赏!】

第123章 预备队,不动!【感谢‘saanyi’兄弟10000打赏!】(1 / 2)

三营自入驻刘行以来,一待就是五六日。

这五六天里,第九集团军司令部没有再给竹石清营下达任何作战命令,他们最后的指示是来自于四天前的于就地整军休整。

入驻时已率先在此处驻防的98师此时已经投入到了前线的战斗中,刘行诚然只剩下竹石清营驻守。

营部之内,竹石清和周绍辉整日坐在这看地图,放出去的侦查哨已经到了十里开外,前线的军情每日都有变化,台风过境后,日军的攻势随着登陆人数的激增而日益凶悍。

作为战场一线的宝山、月浦、罗店三地,在第十五集团军的拉锯之下,三地反复易手,敌我展开了惨烈的争夺,如果用前线伤兵嘴里的形容,那叫做“用人海填火海”。

“今天拂晓,日军又拿下了罗店,守在罗店的11师伤亡过半,现在已经撤到了罗店以南的李家村,赵家湾。”

周绍辉在地图前阐述着时时变化的军情,同时用黑色记号笔,在图中做着简单的标记,一道黑黑的箭头由狮子林指向了罗店,寓意着日军11师团的进攻。

竹石清双手撑在桌面之上,参谋部出身的他习惯性将这次会战完整地用沙盘记录,在这方面他与这位黄埔九期的周绍辉志趣相投。

两人很喜欢坐在一起探讨全局的发展,尽管两人还只是个营长。

“日军这是第三次攻下罗店了。”竹石清沉吟一句,“陈长官不会坐视罗店失守,肯定会继续增兵夺回罗店。”

“不错。”周绍辉拿着铅笔,比划了嘉兴的方向,说道,“第51师正在从嘉定赶来,预计明天就能加入罗店的战斗。”

竹石清扣扣脑袋,叹道:“这完全是添油战术,如果让我部此时北进,强袭立足未稳的日军第9联队,则可以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也避免明日51师再打一场攻坚战。”

周绍辉没有吭声,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说,竹石清此言没有问题,两地相距十余里,日军激战半日,定显疲态,如有生力军临时介入,必然能挽回战局。

但奇怪的是,无论前线战局如何发展,左翼的第十五集团军,中央的第九集团军,都不曾给这支驻守在刘行的预备队发过作战命令。

竹石清营像是一个被遗忘在淞沪战场的孩子。

而刘行,西衔罗店,北接宝山,右临江湾,是实实在在的腹地,率部出击几乎没有被日军偷家的风险,但即便如此,两个集团军似乎宁愿采取正面攻击的作战方式。

“营长!司令部急电!”

两人正聊着,于阳带着电文从侧面房间赶来。

“念!”

竹石清忙站起身,仿佛下一刻三营就要被派上战场。

于阳站定身子,打开文纸,念道:“罗店危急,11师伤亡严重,已成溃师,现已向大场,嘉定一线撤退,你部立刻派出侦察队于罗店南搜寻11师之兵士,并加紧修筑刘行阵地,以备敌乘虚南侵。”

话音落下,竹石清又幽幽坐下,将于阳手中的电文接了过来,看了半晌,才回复道:“于阳,你去复电,就说我部坚决执行命令,已外派部队,不停歇地收容溃兵!”

“是!”于阳得令而去。

事实上刘行的阵地此时已经修筑的十分完备,一道三横六纵的战壕已在刘行以北的空地构建完毕,电话线已经铺设充分,交通壕、猫耳洞、野战指挥所一应俱全。

在闲着的这段时间里,竹石清几乎大部分要动脑子的地方就花在研究战壕上,他回忆了当初在平津以及上海同日军作战的过程,在战壕的搭建上有了一些自己独到的经验。

在普通壕沟式阵地的基础上,竹石清还实践了防炮壕,反坦克壕,倒打火力壕,炮兵壕等修筑模式,以利于日后和日军正面作战时运用。

而也就是在这一字一句中,在数日的相处接触中,三营的连排长逐渐对这位年轻的少校营长有了更为真诚地认可。

刘行镇中,此时已建立了两个伤兵医院,分别是利用了镇公所和镇中学,在此地驻扎的,还有一个来自上海的战地服务队,其中大部分是上海各高校的医护学生。

下午,竹石清走在刘行以北的乡路上,李鸣宇一直率领着三连的战士在前面几个村子乱逛,半日的时间就接回了一百多伤兵。

他们断胳膊断腿已经是常态,有的甚至手脚尽失,愣是被战友搀扶着撤出罗店,又被李鸣宇带人用担架扛了回来。

“照这个情况,刘行的两个医院估计放不下了。”

竹石清身旁的周绍辉望着这些抬下来的伤兵,拧着眉头叹气。

远处,日军大口径火炮在罗店阵地上爆炸产生的动静,刘行时不时也能听到,每每仗一开打,刘行这边就会绷紧了神经,等待着前线的战况。

“救命啊!护士!救命啊!护士!”

在林间路边冲出一个担架上,一个浑身带血的战士侧卧其上,两个战士正抬着他一路飞奔,在担架后面的不远处,还有一个裤子缺了半片布的战士,嘴里也叫唤着什么,一直跟着。

竹石清抵近一瞧,右腿膝盖以下的躯体已经消失,纱布将腿缠成了一个棉球,但血液已经将这片雪白染成了全红...

“快,沿着这条路,往西!”

竹石清拍了拍抬担架战士的肩膀,从他们的胸章来看,是11师彭善师长的部下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