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赶紧搁下笔,拿起一张新的稿纸,写好了命令,径直朝着里屋走去:“营长,司令部电令。”
竹石清接过一看,眼睛直接给眯上了,他先是看了于阳一眼,然后将稿纸递给了周绍辉,又从桌子上周绍辉的烟盒里摸出一根烟,顺手点上递到了嘴边,啪嗒抽了一口,吐了口烟,脸上的肉已经拧巴到了一起。
“最后一根了!你也不给我留!?”
周绍辉气愤地嚷了句,但目光还是聚焦在了纸上,读完之后有些诧异地看着竹石清,不敢相信地说道:“你真是个乌鸦嘴,吴淞还真败了...”
电文的命令简明扼要,吴淞前线的主力师已经全线后撤,要求刘行,蕴藻浜,大场,江湾一线的部队积极收容,充分接应。
“今天的电台上说,日军101师团在吴淞登陆了,我军没能夺下滩头,这战局自然也就....”于阳站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竹石清又啪嗒抽了一口,冲着于阳吐了口烟,吩咐道:“于阳,你去把挂着那地图拿来。”
“好。”
于阳转身,将墙上挂着的一卷地图小心地摘下,铺到了竹石清和周绍辉之间的方桌子上。
“看电报这意思,前线恐怕是溃退了。”竹石清将烟搁到桌角,眼神眯眯地看着地图,“吴淞往南撤,要么去蕴藻浜,要么去江湾,就这么两条路。”
“这收容溃兵,咱随便派点人意思意思得了,我们自己都没多少人,没准溃兵比咱还多,到时候谁收容谁还不一定呢...”周绍辉撇撇嘴道。
“有点道理。”竹石清听完就笑了,随后在地图上点了几个地方,“这事交给李鸣宇吧,他不是嫌自己掉队了么,让他和许大勇各带一个排,到杨行以东的小门沟,五里村,七里村一带转转,天黑就回来。”
“可行。”
两人一拍即合,选择派许大勇同行,那就是摆明了没把这件事放心上,毕竟有他在的活,不是脏活,就是累活。
次日清晨,依旧祥和的刘行,许大勇和李鸣宇正在集合部队,准备执行昨夜竹石清下达的命令。
李鸣宇初上前线,心情抑制不住的激动,尽管此刻他是连长,许大勇只是排长,但他却悻悻地凑到许大勇旁边,心潮澎湃道:“大勇哥,待会要是打起来,我可要向你好好学习啊,我听那些回来的战士们讲,你杀鬼子不含糊。”
许大勇一听这话,当场吓得不轻,他暗忖自己的确是老了点,但也不至于让自己的长官喊自己哥吧?尽管不怎么通人情世故的他还是后退了几步,连连回绝道:
“李连长,你这话说的,你这么抬举我,咱俩这不是搞反了么?”
李鸣宇只是笑笑,没有多讲,两人肩并肩就带着队伍出发了,队伍逐渐消失在竹石清和周绍辉的眼前。
“营长,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吧?”周绍辉摸了摸脑袋。
竹石清吸了口气,摇摇头道:“应该不会,有李鸣宇在,出不了什么大事。”
事实上,吴淞的溃败,从正午之后就已经开始,只是第九集团军司令部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及时下达给底下的各线守军,这其中有通讯不畅,信息传达不及时的问题,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面子问题。
毕竟这次战役,是在老蒋的战略指导下完成的战役部署,可以说,开打之前,绝大多数人甚至寄希望借助此战扭转战局,但仅打了半天,众人的幻想就碎了一地,事实证明,常年防守的中国军队还不具备正面攻坚的能力,在这个阶段和日军硬冲,那就是送命!
认识到这一点的朱绍良才紧急调整部署,他终于理解到了为何张治中在留园闭关两年,手握全国最精锐的三支部队,以碾压式的兵力优势,但仍然在SH市区攻坚战中,栽了不小的跟头。
归根结底,就是此时的中国将领,对于日军的认识还存在严重的不足,上至全国领袖,下至黎民百姓,皆是如此。
许大勇和李鸣宇就这么上路了,但他们没有想到,溃兵和鬼子的追兵几乎是同频行进,而由于集团军司令部命令的滞后,真实的战场态势已经发生了逆转,等待他们的,并不是简单的溃兵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