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前。
国民革命军第87师261旅新编一团混在庞大的溃兵潮里,踩在松软的长三角平原上,向着西南方向缓慢前进。
新编一团是87师结束上海城市攻坚战后,将各残缺建制重新合编得而形成,团长在吴淞反攻战中不幸牺牲,现任指挥官为团副仲逸风。
繁杂的人流毫不客气地碾压着淞沪地区的庄稼和农田,在人海的席卷下,硕大而广袤的领域内一片狼藉,不高的植被深深地嵌入到土里,地面坑坑洼洼,像是遭了炮弹覆盖。
“往前是哪?”
仲逸风骑在马上,脸此时跟块铁板一样,吸了口气后,他瞄向了蕴藻浜的沿岸,问了声马边行走的副官。
副官名叫尹涛,以前在军政部工作,记性很好,尤其擅长背平面图与地形图,在一团组建后的多次作战任务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团长,往那边应该是刘行,大场方向。”尹涛四面看了看,对着旁边的水系和远处的村镇仔细确认一番,说出了方向,“团长,人家都往镇子跑,怎么咱们非得在这野地里走...我看弟兄们的鞋子都灌了泥,再这么走下去,一会就没劲了。”
仲逸风抿了抿嘴,眼睛一眯,把抽了半截的烟砸到地上,不客气地说道:“连路都他妈走不动,难怪吴淞兵败如山倒,人家部队要上哪去跟咱们有什么关系?都喜欢往大路走,小鬼子也喜欢!”
“是是是,团长教训的是。”
尹涛将脑袋一低,赶紧闭了上嘴,虽说在团里作为副官的他和仲逸风关系甚为亲近,但过往的种种经历都体现出仲逸风这个团长...
桀骜不驯,目中无人,混世魔王。
这不但是仲逸风的个人特性,也是他的领兵风格,在他眼里,这些战区指挥官有时候完全就是猪脑子,譬如本次吴淞大反攻,作为亲自攻入日军海军司令部的元勋,他深知日军的海陆空火力,要想一次性干碎鬼子一个师团,还是在正面,谈何容易?
事实证明,在整个抗日战争之中,但凡是能够直接击溃鬼子一个师团,哪怕是预备师团,其战果完全可以说是彪炳史册的大捷。
加之,仲逸风看到了什么?
这次战役里,国军虽人数众多,却在狭小的河沼地带排开进攻,指挥失序,虽占据人数优势但形不成优势火力,无法给予日军有效的杀伤,最终只能自己当韭菜给人家割了。
在诸多的撤退部队中,一团的秩序相对井然,选择的路线也较为特殊,仲逸风放弃了行军速度而选择侧翼转进。
走着走着,一团就和数万国军离散开来,他们收到的命令是撤退到嘉定一线待命,如此便要经杨行,到罗店,再择路前往嘉定。
仲逸风有自己的思想,他认为吴淞既然溃败,罗店也难以扼守,等到他们走了一天一夜到罗店,保不齐罗店已经被日本人占了!到那时候攻不进去也退不下来,不干。
....
沿着蕴藻浜西岸的泥地走了一段后,在前方探路的两个骑着马的哨兵快马而至,来到仲逸风面前扼住缰绳道:“报告团长,前面发现鬼子!”
“鬼子怎么绕到我们前边去了?”仲逸风沉沉出了口气,他扭头看向了更远处的西面草地,“看来这伙鬼子是从宝山来的,抢在我们前面了。”
“团长,怎么办,团里现在就几百号兄弟。”
尹涛在旁边嘟囔了一声,连番作战,一团的兵力也已经捉襟见肘,现在还活着的两个营长都快当连长使了...
“鬼子有多少人?”
“估计不少!枪声很密,应该是和咱们的人交上火了,对了,东岸也有枪声。”哨兵答道。
仲逸风思索片刻,端起望远镜若无其事地朝着远天瞄了瞄,纳闷道:“按理说没有队伍走在我们前面,只能是附近的守军和他们干上了,但队伍都调去打吴淞了,这附近才能有几个人?尹副官,让庞浩,带一营从西边绕一下,支援他们。”
“是,我这就去。”尹涛认真地点点头,转身到后边寻一营长庞浩去了。
待到尹涛走后,仲逸风将马鞭上举,命令道:“其余人原地待命,等候指示!”
众人刚坐下不久,就看见数里外浓烟四起,黑云遮天,盘旋在蕴藻浜的上空,同时日军九二式步兵炮的声响贯耳而来,引得在场的战士难免有些担忧。
“完了...小鬼子把咱后路断了,看样子是活不了了....”
“爹娘,娃儿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
“我要回家种地...”
...
人群中,各样的声音纷至沓来,都清晰地传入仲逸风的耳朵里,这些人大多是战争过半时从安徽,江苏,湖北三地抽调来的保安团,没有经历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对待战争的认知也不充分,一来就投入到了吴淞战争。
炮声一响,血肉横飞,舰炮轰鸣,尸骨无存,就第一个小时的冲锋,团里就吓尿了数十号人!仲逸风只能摸头,也不安慰也不责难,也没机会责难,大部分在几分钟后都会死在那里。
庞浩的一营,是87师的老班底,战斗素养优秀,协同能力好,庞浩本人,是黄埔七期毕业,成绩较为优秀。
庞浩带着两百号兄弟,一头扎进了无边的玉米地里,借着炮声和浓烟的掩护,他们快速运动到了枪声集中之地的西侧,透着烟雾,庞浩看到了正发生激烈枪战的小门沟,同时也看到了鬼子不断从浮桥上倾泻着兵力。
“这小鬼子还在这搭上桥了...”庞浩瞄着快要成型的浮桥,大概也明白了日军的企图,他快速朝着左右扫去。
“虎子,左边。”
“老戴,你右边。”
庞浩蹲伏在玉米地里,右掌呈绷直状,给手下两个连长划分着进攻区域:“记住,开辟出通道后,立刻集中掷弹筒,照着小鬼子浮桥轰!”
“是!”
“听我命令...”庞浩弓着身子,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上!”
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
在李鸣宇苦战的时候,玉米地以北传来的震天枪声“如期而至”,突如其来的袭击很快就撕开了日军侧翼,反应过来的鬼子兵迅速朝桥头退散。
“掷弹筒,放!”
庞浩指着桥头,亲自来到掷弹筒小组的旁边命令道!
同时,仲逸风为防止庞浩火力不足,又派尹涛带着迫击炮排尾随而至,虽速度慢了一些,但还是在开战后五分钟抵达了战场。
“浩哥!”尹涛冲着庞浩一路俯冲过来,拍了把庞浩的肩,“团长让我带着迫击炮排支援你!”
“太好了,瞄准桥面,五发极速射!”
同时,一连长张虎带着一队战士肃清了小门沟北侧的零星日军,成功和预备营的李鸣宇汇合。
自此,仲逸风和竹石清这对冤家竟又要狭路相逢。
战斗持续了约十五分钟,西岸的鬼子再次蜷缩于桥头,庞浩设置好火力点后,才领着仲逸风带大部队徐徐向小门沟开进。
李鸣宇早已在村北相迎,只一个手持马鞭,不戴军帽钢盔的人叼着一根烟,骑在高头大马上。
“长官好,我是战区直属预备第三营三连连长李鸣宇。”李鸣宇朝着仲逸风敬了个礼,同时自报家门。
仲逸风没有正眼瞧他,捏着鞭子漫不经心往头上一扬,算是回了个礼,同时语气冰冷地问道:“李连长,你作为一个指挥官,竟然能放任鬼子在如此关键的地方,把桥搭成这个样子,你知不知道,一旦对面的机械化部队开过来,正在撤退的数万中国军队是什么下场?”
李鸣宇有些发懵,毕竟这里也不是预备营的防区,但老实人特性的他还是认真地点点头,诚恳道:“长官教训的是!鸣宇此番幸得长官搭救!”
“小赤佬....”旁边跟上的许大勇把这话听得明明白白,嘴里暗骂一句,摆着黑脸来到了李鸣宇的身边,刚想发作,就被李鸣宇死死按住,脑袋一个劲地摇头。
仲逸风翻身下马,在尹涛的陪同下进入小门沟,此时小门沟的东侧已经被日军沿岸的步兵炮炸了个七零八落,他抵近一处废墟,操着望远镜缓缓蹲下,仔细观察了一番河对岸的情况。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鬼子这阵势!吓人!
他这时才有些不自信地回头,看着李鸣宇和许大勇跟上来,语气稍微柔和些许地问了一句:“你们在这打了多久了?”
“两个小时。”许大勇答道。
“你们有多少人?”
“两个排。”
“两个排?”仲逸风拧着眉头,有些惊诧地看着李鸣宇和许大勇,又把目光投到其背后的那些战士们,当看到他们身上的装备后,自嘲般摇摇头道,“刚刚是我小瞧你们了,看你们的装备,也算是王牌部队了。”
“谢谢长官夸奖,我已经遣人前往刘行报信,相信我们营长很快就会派支援而来!”李鸣宇道。
“来一个营管个屁用。”仲逸风冷冷道了句,“对面小鬼子少说一个联队,还有这么多火炮,要不是这里河流湍急,桥体不稳,否则对面一个冲锋,我们这些人都得去见阎王!”
“那....”
“尹副官。”仲逸风将尹涛唤了过来。
“团长您吩咐。”尹涛压着身子快步跑来。
“让庞浩集中火力,准备夺下西桥头,让二营那帮农民兵,在后边挖工事,准备和这伙鬼子干!”
“是!”
命令一经下达,仲团的官兵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布置,将近三百人的兵力开始紧急集结,他们在村子的主干道上检查弹药,平分手榴弹,同时另外两百来人,也就是保安团来的残兵,都在村子以北的玉米地里开挖工事。
经过观察,李鸣宇大抵也看出了,虽面前这几个人互相之间称谓团长营长什么的,但这个团,此时的兵力,充其量也就是个营。
但他们有成编制的掷弹筒和迫击炮,这点是别的部队比不上的,但作为德械师的他们,本身就戴着“王牌部队”的头衔,自然也需要些硬实力。
对岸,日军井川联队联队长井川佑太注目着对岸中国军队的增援,气得脸色有些僵硬,他清楚地看见这伙军队从北而来,这就说明中国军队的逃命速度十分迅速,再这么下去,他们包抄的目的就要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