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修真小说 > 民国:烽火1937 > 第269章 湖州整编

第269章 湖州整编(1 / 2)

南京,这座坐落于长江下游的千年古都,被长江的大“凹槽”安静地环抱着,东边的紫金山,和南边的雨花台交相辉映,巍峨的城郭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华美的宫殿里时时传来琴弦之音,典雅与华奢相映衬的背后,却是无尽的紧张与惶恐。

关于“守与不守”的议题,在国民政府的阁楼里已相商多次,但始终没有拿定主意,而远在淞沪地区滞留的几十万军队,仍在见缝插针,夺路而逃,一头扎向这江南水网之地。

如果说大场的反击战除了消灭了暂一军部分有生力量外,其最大的贡献,便是让薛岳有机会调十九集团军趁乱反攻了昆山和南翔。

短暂恢复的沪宁公路成为了不少部队的救命稻草,他们宁愿到苏州再徒步跑回镇江,也不愿意被包夹在这淞沪地区上。

...

“长官,你们这,走不了。”

临近傍晚,斜阳西垂,等了许久的教导队居然被火车站的警卫营长给拦了下来。

“为什么?”周绍辉撸了撸袖子,掏出于阳抄出的那则电文,上前交涉,“兄弟,我们有长官部的命令,你看看。”

这营长只是瞥了电文一眼,随后冷峻地摇摇头:“对不起长官,车皮现在是严格管控的军用物资,任何上车的部队,要么有委座的亲笔信,要么有何部长的通行证。”

“何部长?”周绍辉一愣,“哪个何部长?”

“军政部何应钦部长。”营长一字一顿道,“再者说了,你们营,带着这么多物资,炮都十几门,装卸都需要人手,如今日军追击甚急,各部队都需要转移,不能因为你们是教导队,就给你们特权是不是?”

“我操,老子受不了!”

周绍辉背后五米的姜勇闻声顿时火冒三丈,攥着拳头就要上去动手,好在被于彦君及时拦住,连声制止道:“都什么时候了!别惹事!别惹事!”

周绍辉吸了口气,一字一顿道:“兄弟,首先,我想请问,这个时候,什么人能拿到何部长的批文?何部长人搁哪呢?在南京还是武汉?另外,既然我们得到了命令,这车我们非上不可,你要是硬拦,可别怪我没提醒你!最后,我们是个团,不是营!”

“我打个电话汇报一下。”营长这才松口,跑到后边打电话去了。

现场,三团的战士们原地等待,竹石清思索片刻,看向赵宇守着的十几门炮,上车的确麻烦,而且日军的飞机正在天上盘旋,无时无刻都在轰炸着撤退路线。

“于阳,我们后来给邱长官发的电报,他有回复么?”竹石清侧头问道。

于阳摇了摇头:“没有,邱长官他们可能也在路上,现在敌情一日三变,中午的时候,有情报说日军11师团开始进攻昆山了,现在是什么结果还不确定。”

“真麻烦...”竹石清摸了摸脑袋,“要是昆山被打下来,我们上了这车也没个球用啊。”

最重要的是,可以肯定的是,11师团一定会猛攻昆山,截断沪宁铁路。

三团一共就剩下六百多号弟兄,手上就两百把花机关和榴弹炮值钱,这乱局之下,竹石清十分清楚自己要好好合计一下部队的未来了。

“把地图拿来看看。”

竹石清伸出手,穆枫默契地递上图纸,几人就地一蹲,围出一个小圈,“于阳,把你从各处收来的情报来拼一拼。”

“好。”于阳应一声后,从文件夹里一张纸一张纸地往外掏,

“今天凌晨,18师团突破松江之后,正在黄浦江沿线进行扫荡,并切断了浙赣铁路。”

“下午一时,第11师团进攻昆山,目前战况不明。”

“下午三时,苏州河以北的88师524团退守到了四行仓库。”

“哦对,第16师团正在往常熟方向前进。”

竹石清在地图上一一标出,抿了抿嘴:“邱长官指的这条路线....好像有点凶险啊。”

“是啊。”周绍辉嘀咕道,“日军要是攻破昆山,能切断铁路线,如果攻破常熟,便可以直取无锡,那时,铁路线还是会被切断。”

“所以,你们觉得...”

竹石清话语微微停顿,扫视众人的脸庞,“你们觉得昆山和常熟哪个会先失守?”

“我估计今天之内,都得失守。”于彦君撅了撅嘴,摇头叹道。

竹石清站起身来,顺手收起地图:“决定了,不走铁路去镇江了,我们沿吴淞江向西,走小路,先到吴江,然后走公路南下至平望,走太湖以南回撤湖州,先到南京外郊再说,到时候取道去镇江不迟。”

兄弟几人对视一眼,纷纷点头。

如果说淞沪当初是许大勇的地盘,那么到了南京,可以说就是竹石清的天堂了,要数上一次在南京,那还是在清凉山集训的时候,随后他便远去平津,转战淞沪,一晃,战火已经烧到家门口了。

“长官,你们上车吧,我们处长同意了,这门炮,也给你们一并拉上。”

那营长以标准的跑姿上前来,一扫刚刚桀骜不驯的神色,老实地敬了个礼,声音也低下来不少。

“不必了。”竹石清微微笑道,迎上前来,“兄弟,多谢了。”

“哎!”

营长一怔,“长官,刚刚我态度是有些...”

“不是你的事情,我觉得沪宁线还是有些凶险,对了,如果后面有成建制的部队要转移,你也提醒提醒他们,让他们别省力气,与其把小命交给车皮,不如交给自己的脚底板。”

言罢,竹石清边摆了摆手,引着三团离开上海站,往郊区方向去。

“怪事...”

望着众人远去的背影,少校营长忍不住嘀咕两句,没过两分钟,一个传令兵冒冒失失地去到他的跟前,贴耳言道:“营长,16师团攻破常熟,无锡成了前线!交通线被小鬼子破坏了!”

“啊?这么邪性!?”

....

“快!快!”

竹石清在前边吆喝着,“天黑了,小心掉湖里!”

“后边跟上!”

三团像一支异类,大路不走走小道,近路不走绕远路,竹石清一路上就一句话“别管怎么出去的!就算是靠着大家水性好,从太湖上边游回去,那也是值得的!”

更为难得的是,他们是唯一一支没有垂头丧气的部队,战士们跟着竹石清和姜勇喊着号子,顶着余晖,一步一步离开了上海,在队伍的尾端,六门小鬼子的105榴弹炮还在被骡马拉着走...

....

南京,参谋本部。

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和参谋处长张志杰在今夜抵达南京,代表教导总队前来参谋部召开作战会议。

会议已经开始,俩人就随手坐在尾席的方位,将身上的东西卸了卸,当起了旁听者。

主持会议的正是何应钦,参与的人员很杂,前敌总指挥官陈诚,宪兵司令萧山令,张发奎、白崇禧、李宗仁等人也赫然在列,最后还有参谋部的刘斐,训练总监主任唐生智。

“老邱,这开会都不等咱了...”张志杰侧头低声道,“看来是教导总队打光了没人把咱放在眼里了...”

“没有教导总队,这里边有一半人要在上海喝西北风呢。”邱清泉眯了眯眼,不屑地回复道。

“诸位,刚刚说了那么多。”何应钦推了推眼镜,“委座的意思呢,南京也并非完全不能守,只要打得有章法,打得有勇气...”

“当务之急,是把前线的将士们收拢回来。”张发奎敲了敲桌子,强调道,“南京怎么守是一回事,日军强势推进之下,好几万部队现在还在浩瀚的河湖里找不着路!日军沿交通线围追堵截,弟兄们被打得跟他妈孙子似的!依我看,真在淞沪血拼的时候,都没有现在伤亡大!”

“我觉得张司令说得有道理。”

旁边的薛岳附和道,“如今各部队建制不全,基层指战员大面积阵亡,几乎没办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国民政府花大力气设置吴福、锡澄几道国防线,不能拱手送给鬼子,要么,立刻命令撤退的部队就地阻击日军,要么,从南京守备军里抽出一部分人,向外开进,掩护前线部队撤下来。”

两个广东人如此说了,广西人也不闲着了,白崇禧严肃地开口道:“日寇此时的进军路线,大致有两个方向,一条沿沪宁铁路,沿江而上,另一条,走太湖以南的平原,经湖州到广德、宜兴一带,所以,北线,江阴要塞最为关键,南线,目前来看湖州是重点。”

李宗仁点点头道:“长江方面,有国防工事,有既有要塞,也还算有回旋之力,但南线,是日军大部登陆之点,昨日我们已经失了松江,偌大的地界上,只有一条公路,湖州,卡在公路口上,是我军撤退的生命线,对日军来说,也是攻打南京的必经之路,这个地方,不得不防啊。”

“好了,好了——”

何应钦无奈地抿抿嘴,众人的讨论已经完全偏离他的会议主题,他只能轻轻拍了拍桌子,“诸位,委座的意思呢,南京得守,并且已经任命唐生智将军为南京卫戍司令,另外呢,守南京的部队不要太多,大部分部队,都要拉到后方休整,以期长久抗战,南京的具体参战部队,大家有意见可以畅所欲言。”

此话一出,刚刚说话的都不做声了,可以说,无论是李宗仁,还是白崇禧,甚至是陈诚,都认为南京应该直接放弃,所以,你问这些人用什么守南京,他们只会回答你,要么用民兵算了?有这个时间,不如赶紧跑后边修阵地去。

何应钦有些尴尬,看向唐生智:“将军,你此番挂帅,理应由你点将。”

圆框眼镜后,唐生智眼睛微眯,沉默半晌后,带着一股湖南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