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修真小说 > 民国:烽火1937 > 第278章 这真的是爱护我?

第278章 这真的是爱护我?(1 / 2)

下午二时,一场看似有些夹生的会议在清凉山的老蒋官邸召开。

近日日军加紧了对于南京城的轰炸,中山路、中正路、黄埔路上的诸多建筑都已经崩坏坍塌,上午的轰炸里,立法院的楼被炮弹削去半个角,两个办事员生生被压死。

老蒋面泛愁容,但仍带着一丝微笑的坐在主席位置上,看上去,他极力地表现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大将风范,然而,日军的推进速度让他的神经完全无法松弛下来。

南京的情况他最清楚。

守还是不守,他拿不定主意;想守还是不想守,他也摸不清自己的内心。

或许老蒋的身边急需要一位能占卜吉凶且百算百灵的大师,直接告诉他这场会战的结果,如此,老蒋才能真正下定决心。

某种程度上,宋明阳实在适合做老蒋的秘书。

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参谋副总长白崇禧、军令部部长徐永昌、作战厅厅长刘斐、就任南京卫戍司令不久的唐生智、副司令罗卓英、江防军司令刘兴、卫戍司令部参谋长明泉等相关幕僚早已落座。

余下的人成分也相当复杂,军委会、行政院的人同时出现,俞济时、宋希濂此类战将居然和行政院的实际领导孔祥熙坐在一起,而薛岳、陈诚、张发奎等和本次会战并无直接关系的将领也坐在其中。

而他们的部队得到的命令都是撤到后方休整,一场会议的人员构成如此杂乱无序。

竹石清跟随邱清泉踏入议事厅的第一瞬间,看着席间的一众面孔,就已然感受到了老蒋心中深深的焦虑,这是什么,这什么病急乱投医,大火乱炖萝卜菜嘛!

“竹长官....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大官。”

竹石清的位置在席侧,这里一般坐着中层军官或是部司级的政务官,屁股坐下不久,一旁跟着的穆枫兴冲冲地嘀咕一声。

“那就多看两眼呗....”竹石清苦笑着摇摇头,想当初他似乎也有这种感觉,但此时,早已经烟消云散了,“需不需要我给你介绍介绍?”

“不用不用。”穆枫识趣地闭上嘴。

约二十分钟后,会议正式开始,竹石清肌肉记忆地掏出笔记本准备记上几笔,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记下任何一个字都是没有营养的。

这完完全全就是一场口水仗,聊了半天,也没聊到军事问题上,而后勤问题、民生问题、战时管制问题,又当没有相关责任人敢出来接挑子。

索性,老蒋大手一挥,将南京城的一切职能全部划归给南京宪兵司令萧山令,此外,他宣布了一下南京战役的领导班子。

唐生智将军为总指挥,罗卓英、刘兴为副总指挥,参谋长为明泉,下辖十五个师,总兵力为十万人左右,其中除了淞沪会战撤下来的德械师,调整师外,配上粤军83军、66军,以及第三战区、第七战区的几个师,南京卫戍军的框架算是搭出来了。

老蒋把目光投向明泉,轻声道:“明泉,会前孟潇告诉我,你已经拿出了抵御日军前进的方案,是吗?”

明泉赶紧起身,回道:“回委座,是的!根据南京目前的兵员、工事,以及地形地势,我紧急起草了一份计划,刚刚会前,我和唐司令简单地讨论了一番。”

“好啊,你刚上任,就有如此效率。”老蒋露出一抹微笑,“看来,让你配合孟潇,我没有看错人啊,你讲讲吧,让我们都听听,一起给你谋划谋划。”

“是!”

明泉敬了个礼,向四面环视,随后捧起文件夹,锵锵言道,“诸位,事实上,对于防卫南京,一直是参谋部各同仁研究的议题,南京为两山相夹,一面临江,呈天然铁壁状,日军自东向西进攻,如今已经突破了国民政府耗费巨资修建的永备性工事,来到了南京的外线,但从防御的角度来说,此时的外线,正是南京的底线。”

说到这里,明泉撇下文件,举起桌腿边上靠着的指挥棍,往地图上敲了几个点:

“诸位请看,日军的进攻无非有三路,一路经沪宁铁路线攻无锡、常州直至镇江,威逼南京左翼。一路经湖州过广泗而向郎溪、宣城、溧水公路发起进攻,最后一路是日本海军,他们沿溯江而上,攻江阴而进抵南京侧背,我们十万大军,不能仅仅排布于这两山十二门之间,要形成完整的防御阵线,南北要有呼应,东西要有联系,以南京城为轴心,三线划分独立作战区域,同时结成协同掩护之状,如实在不济,则有节奏地梯次后撤,转移至二线阵地继续抵抗,于运动战中寻找日军弱点,适时集中优势兵力,破其一点....”

“明参谋长。”孙元良打断道,“不是我们不想拱卫外线,只是前线工事不整,情况不明,我倒是觉得,收缩防线,有利于我们集中防守。”

明泉微微一笑,盯着孙元良:“孙师长,88师撤至雨花台已有三日,这三日里,雨花台防线是否修理妥善?”

孙元良一愣,没再回话,吐了口气,脑袋缩了回去。

明泉趁热打铁道:“诸位可以好好想想,南京城才多大?如四面被围,后路被断,数十万大军,如何自处?堵死外线,不说守住南京,至少能让撤退的路线更多样一些。”

这番话白崇禧和几位高级将领是赞同的,毕竟南京城只是座城,而沿线的山脉,河流才是真正能抗击日军的有利地势。

老蒋没有表态,而是看了看唐生智:“孟潇,你的意思呢?”

唐生智微微点头:“委座,我认为应当如此,节节抵抗,以抗强敌。”

“好。”老蒋点点头,“既然卫戍司令都说了,明泉,就按你这个方略执行,我对于你们,没有别的要求,只望你们打出中国军队的精神,打出我们民族的风采!”

“是!”明泉敬了个礼,顺势坐下。

“南京卫戍军的部队,这两日会陆续抵达。”老蒋说道,“依你们所说,目前必须要稳定战局,广泗方向,暂时有川军挡着,北线实在要紧呐...”

“是,北线的日军有军舰配合,战力十分凶猛。”唐生智附和道。

“镇江是重中之重呐。”老蒋看着地图说道,随后他脑袋一转,“这里是率真的防区吧?”

“报告委座!是!”

席间,桂永清戴着眼镜站起身子,有些戏谑的是,他和邱清泉和竹石清离得甚远,仿佛他只是名义上的总队长。

“如果前线压力太大,教导总队可以适当向前增援,策应一下丹阳的战事。”老蒋吩咐道。

“是!”桂永清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这件事,我会后就办!”

办?

邱清泉在后边冷不住笑了笑,暗暗道:“你这王八蛋多久没在指挥部了,你来办什么?”

“好,会后你和刘兴将军商议一下。”老蒋说到这里,如释重负,难得这里有明泉坐镇,他估计短时间也出不了大乱子,“今天这个会,就开到这里,各自就位吧。”

“是!”

所有人站起身来,齐声应道。

会后,竹石清合上一字未动的本子,无奈地摇了摇头,钢笔往胸前一别,冲穆枫唤道:“走,回指挥部。”

“是——”穆枫应上一声,跟上竹石清的脚步,走出议事厅。

刚走到门口,李宗仁笑眯眯地出现在门侧,竹石清只顾低头整理本子,一时间都没发现,意识到时,李宗仁的手已经在自己眼前了。

“竹长官...”

侧后的穆枫赶紧提醒一声,竹石清这才抬起头,看到了李宗仁,连忙立正敬礼道,“李长官!”

“不必多礼。”李宗仁保持微笑,跟竹石清握了握手道,“我听健生讲,大场一战,你打得很漂亮,此前你我二人没有见过面,今天一见,果然是少年英才,风流倜傥。”

竹石清脑袋飞速旋转,一时间无法判断李宗仁拦在这的用意,嘴上只能先行回答道:“李长官过誉了,军人本分而已。”

“听说你是今年才从军校毕业?”

“是!在下六月自参谋总队一期毕业。”竹石清回道。

“哦,你是这位明参谋长的学生。”李宗仁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把竹石清拉到一边,“我马上要调到第五战区,要离开南京,所以我和健生想请你吃个饭,不知道愿不愿意赏光啊?”

竹石清一怔,迅速警觉起来,这算什么?桂系邀约?还是别的?

“怎么,没时间么?”李宗仁依然慈目,声音十分柔和,见竹石清没第一时间答话,他补充道,“程总长和健生也常聊起你,他走之前,也吩咐过健生和你聊聊。”